陳世美這個人還真的不是大娘娘要對他做些什么,而是趙禎在看見這個名單的時候忽然想起了這個人來。前世,他迎娶了官家最小的妹妹蘊和公主,兩個人也算是過了一段濃情蜜意的日子。
駙馬是皇家的女婿,蘊和公主今年十六歲,將將比墨蘭大了一歲有余,正是成婚的時候。上一輩子沒有這些女子,陳世美位列前三甲,因為容色俊美被點為狀元郎。那一次蘊和就是如同墨蘭這樣站在屏風后面,恰好見到陳世美在上面夸夸其談,在其他兩位對比之下更加顯得面如冠玉,選了陳世美為駙馬。駙馬尊貴是有的,但實權很明顯也不會有多少。陳世美家中貧寒,本來按照他的本事一輩子也未必能撈到多少權柄,自然是叩謝隆安答應了這門婚事。
婚后一年多,陳世美因為待人接物還算是彬彬有禮,又是天子妹婿,在一眾勛貴中也算是有不少臉面。偏生有一日,開封府尹接到消息說有一女子自稱是陳世美的發(fā)妻,狀告他逼死發(fā)妻親子。那女子當街攔轎,不少百姓都見到了她的樣子,這件事情若是處理不好,對皇家的聲譽是一個大問題。
要么,這件事情是真,皇家識人不清在前,但知錯就改,殺了陳世美。要么,是那女子貪圖富貴,誣告當朝駙馬。兩種情況,前者固然是知錯就改,但也需要承認自己犯下的錯事,何況公主婚事,朝中眾臣都在今日瞧見了那陳世美口口聲聲自稱自己并未娶親,稱贊這是天作之合。若是事情為真,豈不是朝中官員皆是有眼無珠?那百姓還如何信任朝中官員?
蘊和算不上是個壞人,這個時候她選擇犧牲一個秦香蓮并不難理解。她私底下找到了秦香蓮,希望她撤回訴狀,只說自己是認錯了人,公主自然會幫助秦香蓮安排好自身退路,幫助她改名換姓,以后她的兩個孩子會受到最好的教育,過上好日子。陳世美,自然會在一兩年之后,這件事情的風波淡去之時,因為一場意外不小心發(fā)了風寒,纏綿病榻,最終一命嗚呼,只留下公主孤兒寡母的,支撐著偌大的公主府,也有可能之后遇見了一個適合一起支撐公主府教養(yǎng)孩子的,再一起過日子。
皇家的名譽在前,需要秦香蓮犧牲一下自我。蘊和已經幫助秦香蓮想好了理由,不需要秦香蓮承認自己是誣告,只隨便找到了一個也叫做陳世美的舉子,他在路上因為山匪已經喪命,只說是聽見名姓認錯了人,假意打上兩下就好了,只會秦香蓮自有皇家?guī)椭?,兩個孩子日后也是前途光明。
可被秦香蓮拒絕了。她不想要賠償,她只想要一個公道。不好人都覺得她傻,就算事情是真的,公道她討到了,民告官也需要先在釘板上滾過一遭,一不小心就會小命嗚呼,到時候她的兩個孩子又該如何是好。滿朝文武都見證了陳世美是如何承認自己家中無有妻子的,難不成又要他承認自己看錯了人嗎?
趙禎沒有插手這件事情,聽上去很冷漠,但若是只論私心,犧牲一個女子的名節(jié)自然是要比賭上整個皇家的名聲要好一些,何況當時也并非是大宋一家獨大。偏偏有一個愣頭青接下了這個案子,將一切都公之于眾,還了秦香蓮一個清白。
趙禎很是信重那樣的臣子,他也從開封府尹一路扶搖直上,最后做了趙禎的宰相。只是趙禎也知道,自己永遠成為不了那樣的人,但不妨礙趙禎讓他來做這一次的主考官,那些姑娘們的考卷,也是包拯一個個看過,今日才出現在這里的。
他或許并非沒有察覺,只是那位,也從不是一個刻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