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里面,趙禎的身體越來越不好,雖然宮中有子嗣誕生,但是趙禎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好,可能撐不到趙明長大,趙禎在一次朝會過后昏倒之后正式下定決心。
趙禎在一次見到趙明現(xiàn)在身體健康,看樣子是能夠長成的樣子之后在朝堂上面正式宣布:
其他太監(jiān):自朕奉太上皇遺詔登基以來,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緒應鴻續(xù),夙夜兢兢,仰為祖宗謨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慶,端在元良。太上皇三子趙明,為宗室首嗣,天意所屬,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tǒng),以繁四海之心。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在丟下這個炸彈之后,趙禎開始給趙明選太子太師。
里面人選有包拯,韓琦,范仲淹,暮光等等。
最終,暮光為太子太師同時兼任副相。其余人則準備在趙明大了可以參與政事的時候擔任輔政大臣。
趙禎在選擇的時候不是沒有想到過任命包拯等人 可是一想到當初包拯反駁自己的時候居然把唾沫濺到自己臉上,趙禎就生氣,再加上趙禎擔心自己撐不到趙明長大,趙明身后雖然有曹家,但是如果讓包拯這些人擔任太子太師,趙禎擔心他們會被權利養(yǎng)大心思,對暮光也有同樣的煩惱,但是暮光只有一個女兒啊!沒有人繼承。趙禎相信暮光這個年齡比自己還要大的人就算是堅持也只可能等到趙明長大,也相信趙明會贏。
暮光在接到這個任命的時候沒有任何意外,自己現(xiàn)在雖然位高權重,但是確是能夠讓趙禎百分之八十信任的人,身后雖然有家族,但是成長時間太短,不可能比得上曹家,位高權重但是沒有繼承人,多么好的臣子?。?/p>
既然開始教導太子,那么與普通臣子教導是有區(qū)別的,一個是為臣之道,一個是為君之道。
在教導太子三年之后,太子已經(jīng)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了,這個時候也是對太子三觀塑造最重要的時間點,暮光在思索再三之后還是向趙禎說出了自己的請求:
暮光管家,臣希望帶太子在開封私訪。
原本放下奏折準備專心聽暮光說話的趙禎一時之間愣住了,這:
趙禎愛卿,你是知道的,太子是國之根本,在開封私訪一旦出現(xiàn)差錯?
暮光也知道趙禎的顧忌,趙禎只有太子一個兒子,這些年里面,不知曹皇后在太子身邊安排人手,趙禎也在太子身邊安排大量人手確保太子萬無一失,也不想出現(xiàn)當初朝臣逼迫自己立宗室子為太子的情況。
而現(xiàn)在自己卻要帶太子在開封私訪,這簡直是在閻王面前惹事。
暮光官家,臣知道官家的顧忌,可是太子之后會是一國國君,是萬民之君父,不接觸,不認識萬民,怎么為萬民君父。
暮光且再說了,管家,開封在官家眼皮子底下,加派人手保護太子,這樣就萬無一失,不會出現(xiàn)意外。
趙禎聽了,知道暮光的未盡之語,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如果趙明出現(xiàn)意外那就是亡國之兆了,但是趙禎想到自己這些年里面對開封的把控,突然出現(xiàn)萬丈豪情,開口答應暮光的請求:
趙禎好,朕在一個月之后等著愛卿來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