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翌開言道:“因見皇帝派人前來特有的思路就上來了,也許能寫出一首比較好的詩文出來。"
程咬金感覺張翌有些怪異,三品詩豈是說寫就寫出來的,那可都是士大夫多年心血的熬練才寫出一兩首三品詩傳與世間,你說為感謝皇帝的賞賜偶然有靈感,怎么都像騙人的。你張家是什么人?文人世家,書香門第。張家族長的弟子遍布朝野。一點(diǎn)小官就可以把你打發(fā)掉了?
程咬金不動(dòng)聲色的對下人說道“快去拿筆墨紙硯來,我的賢侄為了感謝皇家恩厚特有才智來書寫一番佳話"
前來頒布圣旨的太監(jiān)也對張翌起了興致來,那名太監(jiān)以為真的是張家祖先顯靈才讓張翌寫出兩首三品詩來,畢竟一個(gè)才滿十八歲的娃娃怎么可能比的上多年的士大夫們,說有三品詩就有三品詩了,你當(dāng)你是大周的開國皇帝啊。太監(jiān)雖然有興趣,但還是以為是四品以下的詩文。
不一會(huì)下人拿到了筆墨紙硯和桌子來,程咬金開言道:“此番就在門口寫吧,以后也有了門贊皇帝的佳話"
張翌應(yīng)了聲說道“是,我此番寫詩是為了感謝皇帝龍恩浩蕩,也為了贊賞皇帝治國有方"
張翌心里說道“什么治國有方,從上頭到下頭都快爛到底了,要不是皇帝老兒要難為自己,自己才不會(huì)再在風(fēng)口浪尖上再走一會(huì)。
張翌提筆就往下寫。
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此詩寫完,濃厚的天地之力涌來。
程咬金驚訝道:“這是二品詩?“
張翌回答道:“此篇寫的是三品半,不到二品詩。
張翌什么沒見過,一品詩都寫過。這天地之力雖然濃厚,但遠(yuǎn)不及一品詩,更別說二品了。頂多比三品詩多一點(diǎn)。
程咬金收回驚訝之色,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一會(huì)就緩過來了。
旁邊的太監(jiān)也有些驚訝,但終究是不懂文人的人,不知此詩的大作用。但對于回去給皇帝交差足夠了。
難道真的是張家先祖顯靈,張家祖先以前也有追隨過開國皇帝的文人,那張家先祖文采出眾,后來的封為丞相,在大周危難時(shí)不少出手平定四方,文采和武功都是極佳。也是開國皇帝能容忍,張家安然無恙的延續(xù)了千年。大周的開國皇帝也是比張家先祖更厲害的人。大周能延續(xù)這么長的時(shí)間都是開國皇帝的功勞。大周的開國皇帝平定大秦的叛亂,東征、西政大多數(shù)都是開國皇帝掛帥出征。
張翌感覺氛圍有些緊張,便說道“這首詩的意思是黃色的酒旗招引著客人前來酣飲,遠(yuǎn)遠(yuǎn)望去但見隱隱約約的山莊。種著菱荇的湖面是鵝兒戲水的地方,桑樹榆樹的枝葉正是燕子筑巢用的屋梁。一畦畦韭菜在春風(fēng)中長得翠綠,一片片稻田散溢著花粉的清香。開明盛世再也沒有饑荒和凍餒,又何用忙忙碌碌地耕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