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嬅是永璉的生母,永璉被過繼后,她的身份確實有些尷尬。而弘歷失去了嫡福晉,也說不過去,于是將高晞月提為嫡福晉。高家在雍正十二年就從包衣入了滿軍旗。
為了徹底斬斷永璉跟寶親王的關系,瑯嬅直接被雍正封為了賢敏福晉,品級跟親王嫡福晉一樣。
這一連串的舉動,讓人徹底明白,雍正這是在給太孫鋪好路呢。于是,想跟永璉攀關系的人可不少,但永璉現(xiàn)在被雍正過繼到了仁瑞太子名下,而烏那拉氏根本沒人可用,只能把目光又打到了太孫妃的身上,盼著能再出一位皇后。
不過,瑯嬅的富察家可抵得過十個烏那拉那氏。
好多人都想攀上富察氏,只是富察氏懂得樹大招風的道理,對這些人拋來的橄欖枝無動于衷。
另一邊,原本住在宮中的弘歷被賜了府邸,要求搬出去。青櫻得知這個消息后,心里十分擔心,她知道弘歷現(xiàn)在的心情一定很糟糕,于是匆匆來到了他的書房,想要安慰他。“王爺,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我都會永遠陪在你身邊的。”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溫柔。
" 好了!”弘歷的情緒幾近崩潰,哪還有心思去搭理青櫻。他不是沒動過對永璉下手的念頭,可雍正為永璉做了這么多,肯定會防著自己。
弘歷心里不明白,永璉雖然優(yōu)秀,但他也不差??!這么多年來,他為皇阿瑪辦事一直都是勤勤懇懇的,從來沒有出過差錯。永璉才多大點啊,又沒辦過什么差事。之前皇阿瑪不也把自己當作繼承人嗎?傳位于他不是更好嗎?
弘歷在心里反復琢磨,最終把這一切都歸咎于自己的出身。他的生母只是個宮女,而養(yǎng)母又已經過世了。雍正本來就不喜歡自己,要不是實在沒得選,也不會注意到自己。
如今有了出身尊貴又聰明伶俐的永璉,自己自然就被拋到九霄云外去了,想通了這一切,弘歷心里更是堵得慌!
這次選秀規(guī)模宏大,來的秀女一個個臉上都帶著期待的神情。來的人實在太多了,整個選秀過程竟然持續(xù)了三天。最后,太孫妃的人選終于確定了下來。
劉洛泱是江南漢家女子,比永璉大上一歲,沒裹那勞什子腳,身子骨康健得很,騎術和算學也都擅長。她生得一副江南女子的婉約清秀模樣,行事卻與這外貌截然相反,那叫一個干脆利落。
雍正越發(fā)覺得自己身子一天天在敗落,心中急于看到永璉大婚,看到永璉下一輩的誕生,把婚期定在三個月后。
璟瑤雍正也沒忘了,在永璉選秀后為她找了戶人家,兵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納穆之子耀哲。年紀相當,又博學多才,婚期定在了四個月后。
皇帝一下旨,禮部又要忙成狗。
永璉大婚這日,雍正有心給這個最疼愛的孫兒舉辦一場盛大的婚禮。
還特地批準太孫妃從大清門進入皇宮,要知道那大清門可是紫禁城的正門啊,平常只有在皇帝進出紫禁城、殿試的三及第出城、大行皇帝梓宮出城前往山陵安葬、帝后大婚時的皇后鳳輿入紫禁城這些情況下,大清門才會打開。
劉洛泱不過是太孫妃,卻能從大清門入宮,足以證明雍正的心思。
永璉大婚后,便入朝開始參政,并展露出了非凡的才能,凡是與永璉共事過的,莫不在心中贊嘆,怪不得皇上越過兒子立孫子,果真厲害。
雍正也把權力交給了他,自己則退居幕后,只是有什么地方出現(xiàn)錯誤,他會指出來。雖然沒當上太上皇,但也差不多了。
劉洛泱很爭氣,不到半年便有了身孕,并在下一年成功誕下了嫡長子,這令雍正驚喜不已,并給這孩子賜名綿承。
雍正二十五年,一代帝王愛新覺羅·胤禛去世,盛景帝永璉即位,瑯嬅也被冊封為皇太后,入住慈寧宮。
永璉登基后,冊封幾個成年的弟弟為郡王,并加以重用。
被瑯嬅偷偷開了外掛的永璉手段更高超,大清進入了飛速發(fā)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