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鎮(zhèn)奇跡電臺拿到了全國廣播金話筒獎,各路記者圍住這個不知名小鎮(zhèn)的女主播,訝異于這匹名不見經(jīng)傳傳的黑馬居然能拿到這般高的榮譽。因為太過不了解,所以記者們提出的很多問題都很奇怪,比如——
“請問,奇跡電臺奇跡在哪里?”
時間倒回10年前,某個夏天的夜晚,月亮很亮,空氣很涼。
小曼趴在錄音室外的大玻璃窗上,睜大眼睛,看著里面正接聽求助電話的女人。他并不溫柔,也不耐心,但這個叫做紅姐的家庭主婦,偏偏是奇跡電臺開播十幾年以來唯一的主持人兼總負責(zé)人。
“好冷,你們可以給我送點兒吃的嗎?”小曼聽見某位聽眾在電話那頭用很虛弱的聲音求助。
“老太太,您現(xiàn)在在哪里……”很快,紅姐又在錄音棚里尖叫。
小曼被震得從玻璃窗上跳開。今天的節(jié)目,雖然剛剛開始,不過小蔓知道一會電臺所有的工作人員:護工李阿姨,中巴司機老王,和他一樣來電臺當(dāng)志愿者的大學(xué)生沫沫,以及其他擁有各種奇奇怪怪身份的人,都會忙碌起來。一個電臺沒有正規(guī)的播音員,也沒有可靠的工作人員,真是讓剛來電臺不久的小曼大跌眼鏡。
奇跡電臺并不是一個合法電臺,他沒有注冊,每個周三都用其他電臺節(jié)目間隔的那一點點頻率播出的自己的節(jié)目,內(nèi)容除了播報,一些本地新聞主要是接聽聽眾來電,并在10年間擁有了整個小鎮(zhèn)的聽眾。
能夠讓小鎮(zhèn)的官員睜只眼閉只眼允許這個非法電臺一直存在,并擁有這么高收聽率,是因為奇跡電臺就像哆啦A夢,可以實現(xiàn)洛河小鎮(zhèn)那些陷入困境中的居民的愿望。比如資助家庭困難的孩子上學(xué),比如幫要出差的人照顧寵物,比如為剛剛那個因為重病無法自己做飯的孤寡老人送吃的……這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可是沒有人知道奇跡電臺的資金來源。
剛上,初中的小曼,作為志愿者來奇跡電臺打雜是有目的的。她想成為正式的校園記者,前輩們要求他必須為校報寫一篇轟動的報道,于是小曼瞄準(zhǔn)了洛河鎮(zhèn)奇跡臺這個主題。幾期節(jié)目下來,小曼差不多摸清了整個電臺的人員構(gòu)成。大部分人每周受雇于電臺一天,其他日子則要為生活奔波,日子過得平淡又簡單。小曼覺得,這些平均年紀(jì)超過40歲的電臺成員,其實真的沒什么好報道的,直到閑聊時,她從沫沫嘴里聽到一個驚天大秘密。
“一個求助電臺能夠維系十年,是因為背后有大人物支持,你知道康斯坦先生嗎?”比小曼早來電臺半年的沫沫低聲說道。
康斯坦先生是個非常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有人說,他是儒雅高貴擁有巨額資產(chǎn)的僑商,有人說他是個虔誠信佛一心向善的政治家。眾說紛紜其實都源自大家的想象,沒有人見過康斯坦先生,唯一見過他的便是電臺總負責(zé)人紅姐,但一說到這個他就諱莫如深,誰也別想從他嘴里套出話來。
小曼唯一能找到的證實康斯坦先生真實存在的線索就是他的簽名。電臺成立10周年時,熱心觀眾寄來許多心,紅姐特地在一期節(jié)目,結(jié)束時后念了事先挑出來的幾分,其中有一分只有簡單的一句——希望能和奇跡電臺度過下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