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問
為什么周生辰手握七十萬大軍,被逼成這樣了,為什么還不反?
為什么這么多將士都護不住小南辰王?
其實周生辰身死是早注定的結(jié)局,不是戰(zhàn)死沙場,就是死在陰謀算計下
多年來,周生辰已經(jīng)成為北陳人的信仰,所有百姓敬他是英雄,所有將士家臣尊他為主,所有徒弟以他為天
他當年在大殿立下誓言,不娶妻妾,不留子嗣,一生駐守邊關(guān)
因為沒有這些,才能減少猜忌,讓他更好地守疆,守住南辰王軍
?他與身邊的所有人都是雙向付出
對收留的十個孤兒,是因為他自小舍棄姓氏,離家守國,他想給年紀相仿,流離失所的孩子,一個家
所以十個徒弟回饋他的,是一生愿為他的前鋒,不求功名,只為王軍,只為他一生守疆的愿望
對老軍師,不計前嫌,是因為他知曉多年相伴之情,比不值一提的監(jiān)視重要
所以老軍師陪伴他多年,赴過多場戰(zhàn)役,教導(dǎo)他良多,雖知前路險惡,也愿意留在中州,為周生辰看顧幼主,至死都覺得有負于他
對曾是敵人的蕭晏,交付信任,為他不惜得罪南蕭帝,是因為他有寬闊胸懷,也看盡了世事,了解蕭晏骨子里的真性情
所以蕭晏愿意尊周生辰為王,輔佐他,為他再次渡江,也在周生辰死后,不惜許下回南蕭的話,不顧仇恨,只為情誼,替他收尸,守住王軍
對莫逆之交的桓愈,周生辰在危難之中救過他,暗地送他到南蕭,重獲新生
所以桓愈在他們誤入南蕭時,收留他們,也在周生辰死后,為他最愛的人鋪就生路
對義兄平秦王,周生辰是他的伯樂,也多次出手相助,他們彼此間情誼深厚
所以平秦王常帶著自家百姓來探望他,因他一句,奔赴千里,守在中州,直到周生辰死后,仍為救出他摯愛之人而冒險
?這些人都是周生辰的義,只有十一是他的情
十一是周生辰打仗歸家后的一杯滾燙熱茶,是能聽他訴說心事的知己,是他每年趕回南辰王府的理由, 是他藏在宮殿的秘密
周生辰對十一的情,壓在心里多年
只能和知根知底的桓愈,透露心底話最難開口,和推腹之交的蕭晏,說起回憶中的每一個她
周生辰即使封地西州,但他從未踏入各處輝煌宮殿,怕的是朝廷疑他有皇帝夢
但臨別時,十一一句,想看未央宮,他就命人打開西州各處宮殿,只為她開心
這一天,他只是周生辰,屬于十一的周生辰,不是背負七十萬大軍和人間炊煙的小南辰王
大婚前夜,在無人的太極殿前,與十一月下談心
十一望著層層宮墻,而周生辰看著他的秘密
“我們也算是你的娘家人了,不怕你惹麻煩,只怕你過得不如意”
在周生辰心里,十一是世間最好的女子,無論是王妃還是其他身份,她都足以匹配
往后余生,他都會在遠處守著身后有她的北陳,仍舊給她送去捷報,若她有麻煩,他都會趕來為她掃平
鴻門宴
周生辰不是沒有反抗過,他也不是圣人,他也會斬殺同族,以尋他和徒弟的出路
但他無法放下親族,無法拋棄那個抱著他,糯糯叫著他皇叔公的孩子
因為他之前就已經(jīng)沒能保住他的侄子,那個對他沒有猜疑的幼主,那是他難得的血緣親情
他不是不知道金榮的殘忍,不是不能撤兵后,重振旗鼓再去救
只是他不能賭他人性命,所以只能付出自己的
在最后,為劉姓皇族,盡最后一份責任,所以他命令撤兵,棄械甘愿被俘
雖然被俘,但他的傲骨始終不愿屈服,在剔骨的三個時辰,不吭一聲直至身死
臨死前,周生辰在獄中想起的
不再是他守了半生的人間炊煙和北陳皇朝,只是他的十一
即使自己身陷囹圄,他最后仍在盡自己全力
“我可以答應(yīng)你,如果有朝一日,我遇到什么不測,定會有人告訴你,我死在何時,死在何地”
兌現(xiàn)當初自己對十一許下的承諾,留下血書遺言,句句肺腑,比生命更重
“末將受西州那位殿下所托,求三娘子相助”
周生辰讓楊邵去找漼三娘,為十一和漼氏鋪路,給不了她一生如意,只能護她余生周全,將她和她的家人,先后托付給摯友平秦王和桓愈
周生辰臨死前,最后留下的三句話
“辰此一生,不負天下,唯負十一”
一句送給他守護了一輩子的天下,不悔也不負
一句留給他寵了多年、愛了多年的十一,他至死唯一虧欠良多的人
周生如故,周生至死,都是那個周生
為北陳 為百姓 為親族 為南辰王軍 為十一,傾盡所有
世人知道小南辰王和漼氏女關(guān)系親密,南辰王軍知道殿下和姑娘感情好
同門知道師父最疼十一,故人知道周生辰與漼時宜有情
周生辰和漼時宜是師徒,是知己,是至親,更是相愛不能相守的愛人
他們之間的感情克制,隱秘,卻又濃烈,外人窺見分毫,都知情深
可惜,這么好的周生辰和漼時宜,都沒活過這個冬天,沒等到來年開春,一起去雁門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