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故事
張三一直喜歡喝20塊錢的茶葉。
新開茶店里每次張三去買茶葉,老板都送他半兩好茶,張三將好茶攢著待客。
一天閑來無事泡壺好茶,竟喝上癮。喝完免費的好茶,張三便不愿喝20塊的了。
不管他買多貴的茶葉,老板總送他半兩更好的。
半年下來,張三花在茶葉上的錢是原來的十倍!
奪取先機
商人帶兩袋大蒜到某地,當(dāng)?shù)厝藳]見過大蒜,極為喜愛,于是贈商人兩袋金子。
另一商人聽說,便帶兩袋大蔥去,當(dāng)?shù)厝擞X得大蔥更美味,金子不足表達感情,于是把兩袋大蒜給了他。
雖是故事,但生活往往如此,得先機者得金子,步后塵者就可能得大蒜!
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能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不許偷酒
某人買了一壇好酒,放在小院,第二天,酒少了1/5,便在酒桶上貼了不許偷酒四個字。第三天酒又少了2/5,又貼了偷酒者重罰。
第四天,酒還是被偷,于是貼尿桶二字,看誰還喝。
第五天他哭了。桶滿了……
故事還沒完,第六天,他再次在酒桶上貼了不許偷酒四字。
那一天很多人都哭了。
換位思考
一富豪到華爾街銀行借5000元貸款,借期兩周,銀行貸款須有抵押,富豪用停在門口的勞斯萊斯做抵押。
銀行職員將他的勞斯萊斯停在地下車庫里,然后借給富豪5000元,兩周后富豪來還錢,利息僅15元。
銀行職員發(fā)現(xiàn)富豪帳上有幾百萬,問為啥還要借錢,富豪說:“15元兩周的停車場,在華爾街是永遠找不到的?!?/p>
保齡球效應(yīng)
保齡球投擲對象是10個瓶子,你如果每次砸倒9個瓶子,最終得分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個瓶子,最終得分240分。
社會記分規(guī)則就是這樣:只要你比別人稍微優(yōu)秀一點,能再多堅持一會,就贏得更多機會。
這種機會疊加就是人生效應(yīng)的逐級放大,最終造成人與人之間巨大的落差。
冰激凌哲學(xué)
賣冰激淋必須從冬天開始,因為冬天顧客少,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務(wù)。
如果能在冬天中生存,就再也不會害怕夏天的競爭;同樣只有吃過苦才知道享受生活美好。
想在順境中事業(yè)能蒸蒸日上,就必須在逆境中經(jīng)過一番錘煉,這就是臺灣著名企業(yè)家王永慶提出的“冰激淋哲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