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孔橋陪伴了我太多耕讀的時光,時光太匆匆,可惜不留人,讀書路漫漫之遠(yuǎn),無論在去白如練的雪天里,在陽光烈日下的石板上,縷縷飄來的青煙,蒙住了翻閱蘭亭序的我,灼灼桃花深千尺,意境雖美,李白腹有詩書氣從何而來?我答曰,腹有詩書氣自華,從吾的詩書之地開始,臣臣妾妾人世間,嘈嘈切切錯雜亂,何妨不來,屬于自己一席之地,潺潺切切水聲四古琴,奏出屬于內(nèi)心的一片安寧純澈,誰都想在人世間功成名就,卻沒有得到內(nèi)心的歸宿之地。
我是如此渴求向往自由。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什么使你自己得到內(nèi)心的寧靜?浮花浪蕊在風(fēng)中搖曳,遠(yuǎn)處的山迷迷蒙蒙,滾滾長云包圍了山的腰肢,如癡如醉的高山,佇立星星點點又密密蒙蒙的樹,此時,乳白色的霧飄蒙著自己的變化莫測身軀,在小河中如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圍住了我,想了很久,便覺的這物如同廟宇中和尚的香煙,當(dāng)下此刻,胡在腳下,流淌的很遠(yuǎn),很遠(yuǎn)。古人云,木之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以。我是云,我也是輕飄飄的霧,在石孔橋上,久了,便捷的與其它化為一體。沒有善惡與好壞之分,山高遠(yuǎn),雨迷蒙,敝人默作,實為內(nèi)心的平靜之尋。
水是清澈的一泓,見底聲,泡沫已為然,是魚兒發(fā)出的唯美聲音,噗嗤一聲,又破碎了。橋,不知歲月沉淀,更不知是誰而建造?定有很多人在這走過,日升月潛,或者月明星稀的夜晚,是否有人與我一樣,在這靜靜地耕讀?此時我手拿一本《詩詞》,雨落的水滴,滴在書頁上,“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fēng)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無斬?zé)o涯…”似乎在錢塘江之中欣賞怒濤滾滾,體會黃河之水天上來之中的氣勢,
天空大地,如一句水輪,展反轉(zhuǎn)則形成生命的一曲,高昂氣勢的《命運交響曲》,苦等轉(zhuǎn)折,沒天落的的一絲連累,尋找的內(nèi)心足音,恰好是不循循善誘,功名成就欖圩逮中。紛紛攘攘,得百尺竿頭,只進(jìn)一步遠(yuǎn),實屬在迷津之中喪失了人的品味與鑒賞,在人群視力當(dāng)中逐鹿,實在是個缺陷。為尋得一片內(nèi)心且寧靜,紅與黑的主人公于連,恰好在分世之中尋找出自己的一畝方田,“大塊大塊,光禿禿的巖石,很久以前從山峰那邊滾下來,落在樹林中央,一些粗壯的山毛櫸,長得幾乎和這些顏色一樣,高巖石的陰影中涼爽宜人,三步之外,陽光之熱,曬得不能駐足”一寸內(nèi)心之地,給人帶來幸福。
在石孔橋耕讀陪伴了我太多的時光,萬紫千紅總是春,雖然驚艷大地,卻不如孤芳自賞更為有情有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