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之人,人生經(jīng)歷都被人記錄下來和觀看,這感覺很是獨特,就像自己變成了歷史人物。
那些泛黃的故紙堆里,有曾經(jīng)人們的榮耀、光輝和沒落,也有照進未來的經(jīng)驗與智慧,讓后人受益無窮。
回憶起以往觀閱書冊古籍,得知一些有名之人的生平,窺探到他們的意氣風發(fā)與波瀾壯闊時,魏無羨等人突然好像能對姚渡的心境理解一二了。
畢竟,的確會有人通過史書的只言片語,崇拜和喜歡上某個人,并不斷地因想象而美化他的形象。
聶懷桑所以,那位姚姑娘算是孟大哥的崇拜者?若是如此,那姚家放出的一些流言,會不會是為了報復的胡編亂造?
聞言,藍曜當即舉杯喝茶,以掩蓋自己一閃而過的心虛。
如果有關(guān)孟瑤的流言當真是蘭陵姚氏編的,那他們運氣還真不錯,誤打誤撞說到了一些事實。
孟瑤旁人的記載與猜測終究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在其中,真真假假,難以完全辨清。
世人沒有讀心術(shù),怎能僅僅通過書上的只言片語和臆想推測,完全猜到和看透一人的心中復雜的想法與情感呢?
想起藍曜第一次與他見面時的奇怪情緒與眼神,動用術(shù)法的舉動,只怕姚家那些流言并非全部不實,恰恰說中了什么吧!
‘看似重情,辦事穩(wěn)妥,實則做事陰險狡詐,狠辣無比,暗中做過對不起藍聶兩家的事,踩著兩大世家上位?’,這評價其實并非聽起來全是胡謅。
如果他沒有變回孟瑤,還不曾離開蘭陵金氏,依舊是身處魑魅魍魎無數(shù)的金光瑤,或許真的會走上流言的那條路。
藍曜命運早在被窺視的那天起,就注定會改變,朝著不同的方向而去。執(zhí)著于什么本該發(fā)生的想法,是很傻的行為。
就像世界世人都在不斷變化,而你卻抱著曾經(jīng)的看法原地踏步,那么就注定會碰壁和被拋棄。
魏無羨雖說一切都已發(fā)生了改變,但我還是很好奇那條可能出現(xiàn)的路程。安若,你能給我們講講嗎?
藍曜哪怕知道之后,會徒增多余的情緒?
藍忘機不會多余,吸取教訓,以免犯錯。
藍曜造成原有情況的原因其實很多,岐山溫氏和蘭陵金氏是罪魁禍首,再加上其他世家的刻意算計與隨波逐流,悲劇也就隨之誕生了。真論起來,每個人都算是犯了錯,都不算完全的清白無辜,卻偏偏似乎又情有可原。
就比如不少魔道粉絲咒罵姑蘇藍氏偏聽偏信,參與不夜天對魏無羨的圍。
可當時的情況,是有藍家弟子死于發(fā)狂的溫寧之手,藍家豈能無動于衷,當做什么事都不曾發(fā)生?
被無數(shù)忘羨粉心疼的魏無羨,雖然的確是被潑了不少臟水,可若不是他過于相信云夢江氏的那對姐弟,為了江家的立足而百般退讓,不愿強硬狠厲地面對仙門百家,又豈會落得后來的悲哀下場?
魔道的世界其實就是這般復雜,每個人都有錯,可似乎每個人的錯都能找到所謂的理由與來源,所以才會引發(fā)無數(shù)人的爭吵。
小影有話說:小影努力碼字中,求鮮花金幣鼓勵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