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王弗“在我的家鄉(xiāng)有一個天然魚池,只要游人一拍手,魚兒就會跳躍著涌過來?!?/p>
我的父親王方是鄉(xiāng)貢進士,在家鄉(xiāng)頗有點聲望,在他的嚴厲教育下,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熟讀詩書,琴棋書畫也非常精通,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女子。有一天他心血來潮想為這處奇妙的風景命名,便邀請了遠近的青年才子前來聚集,讓他們各自為這奇景命名,我父親他這次也有點暗中挑選女婿的意思。眾人七嘴八舌,說了許多個名稱,父親均覺得不滿意,直到蘇軾題出“喚魚池”三字,才連連說妙!哪知躲在窗簾后的我題的也是“喚魚池”三字,我二人的想法不約而同, 也因為這個“不約而同”,才讓蘇軾開始注意到我。后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漸漸被我所吸引,故而放棄了他不宦不婚、想隱居山林一心求道的想法,將我八抬大轎迎娶進門。
王弗“跟我家夫子結婚之后,雖然是官家大小姐,但我卻從未擺過大小姐架子,盡心地照顧公婆。除此之外,還經(jīng)常在夫君讀書的時候站在他的身邊為他研墨,實至名歸的賢內(nèi)助。遇到夫子背誦文章卡殼背不下去的時候,我還能夠在旁邊提醒他一下,再者,我家夫子他不會辨人,于是每回客人來訪時,我總是在簾子后面聽著,為他識人?!?/p>
可以這樣說,蘇軾在后來的考中進士,少不了我的功勞!
哪知世事難料,天上看不得我夫妻兩恩愛,二十七歲的我不辛離世。
蘇東坡,他在我死后又連續(xù)娶了幾任妻子,我在九泉之下叫的好苦啊,看著他對別人甜言蜜語的樣子,我不禁想到,他對我的愛是否我還像之前。我還以為他會為了我,終身不再娶。
王弗“也許是我太過于執(zhí)著,沒能投得了胎,我便游蕩在人間?!?/p>
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蘇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王弗“那時我才知道,他的心里還有我。我對他而言,是特殊的。我還以為我們兩個之間的感情不似之前,看來是我多想了。”
我讀過那首詩,我沒有看到他寫這首詩時的表情,但我想,他的眼里一定有愛。
……
我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在人間逛了一番,覺得無趣,便又回到了墳前。守著這孤寂的眉山,過了一年又一年。
那天突然來了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臉上的褶皺讓人看不清他的樣貌。
我看著他就想起了夫子寫的那首詩,“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蘇軾“姑娘可是蘇軾之妻?”
我看著他,點了點頭。
王弗“夫子是你嗎?”
蘇軾“唉,娘子,我蘇東坡下來陪你了!”
兩人抱在了一起,片刻后又分開,我撫著他的臉,失聲痛苦。
我知道他后來過得很不容易,但是如今看到他這樣的一張臉,我還是忍不住為他傷心,心疼他。
我家夫子抹去了我的眼淚,緩緩地親在了我的眼上。
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p>
王弗“夫君,該改一改啦?!?/p>
蘇軾“娘子說的是!”
**
拾信者“你以為我早已不愛你,我以為你,早已,不記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