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徵已經(jīng)在會程家的路上了,那么正事自然就只能交給凌不疑去辦了。
凌不疑調(diào)轉(zhuǎn)馬頭,帶著將士們朝另一個方向而去。
此時的程府,隨著程家大房的歸京,早早地就熱鬧起來了。屋外下人們打掃的熱火朝天,屋內(nèi)葛氏的心里也如熱鍋上的螞蟻,又急又慌。
說起來,這程家老太太也是個能干人,早年喪夫,一人獨自拉扯大了三個兒郎,三個兒郎各有各的好。
大郎程始勇武,早年投軍,憑借自己的一身武藝掙下了如今程家的家業(yè),雖然官職不大,但也算實現(xiàn)了階級跨越了。
二郎程承博學,因年少時摔斷腿的緣故,程承不曾出仕,整日在家閉門讀書,他讀書并非如酸儒一般死磕經(jīng)史子集,而是博覽全書,故而雖足不出戶,卻也道得上一句見識廣泛。
三郎程止,是個令人見之忘俗的美男子,完美的繼承了程老太公的美貌基因,最得程老太太寵愛。吃驚的是,從小到大沒有吃過什么苦的程止在程老太太十年如一日的溺愛下竟然也沒長歪,還成了白鹿書院有名的才子。
十個指頭長短不一,程老太太對三個兒子的寵愛程度雖有不同,但畢竟都是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終歸還是喜愛的。截然相反的是,她對兒子有多喜歡,對兒媳婦就有多厭惡。
大兒媳婦蕭元漪,因為是二嫁婦的緣故一直都不得程老太太喜歡,偏偏蕭元漪是個強勢性子,這些年來,針尖對麥芒,婆媳關系就沒好過,也就是蕭元漪隨程始上了戰(zhàn)場,平常婆媳倆見不到面,不然程家宅院里怕是天天都有熱鬧可瞧。
二兒媳婦葛氏,出身大戶人家,為人刁鉆淺薄、心腸狠辣。丈夫程承的殘疾以及大房一家的發(fā)達讓她本就不太健康的內(nèi)心更加扭曲,處于對蕭元漪的嫉恨,她設計讓程少商因為要給程老太太“擋災”的緣故留在程家,使得剛生產(chǎn)完的蕭元漪不得不扔下女兒遠赴戰(zhàn)場,母子分離,一別就是十五年。不過因為嫁妝豐厚、又同樣討厭蕭元漪,在嗜愛金銀的程老太太跟前還算是有幾分臉面。
三兒媳桑氏,是白鹿書院院長的女兒,出身書香世家,蕙質(zhì)蘭心、善解人意,嫁給程止算是低嫁了,小兩口成婚后生活美滿。然而,程止的寵妻卻使得程老太太看三兒媳處處不順眼。
程老太太你大早上的時候走來走去,晃個什么勁兒,看得我頭暈。
一大早上,得知程始今日回來的時候,葛氏就一直在慌里慌張的來回踱步,看得程老太太心里十分煩躁。
葛氏就是婿伯回來,我才慌啊。若是那蕭元漪回來得知我們把四娘子送到了莊子上,她定會以為當初我們硬把四娘子留下來就是為了苛待她。
程老太太四娘子能吃什么苦,能有我苦,想當初……
還沒等程老太太醞釀好感情,回憶當初,一小丫鬟就急里忙慌的跑了進來,喊道,“回來了,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