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如一晚上都笑意盈盈,拉著孩子們問這問那。晚餐時不斷的夾菜給孩子們吃,也讓阿珍和寶兒多吃點,憶惠和飛浦見阿珍和寶兒也上桌吃飯,起初很驚訝,這在陳家是根本不可能的,聽了母親的解釋,兩人立刻就接受了。
毓如今晚也吃了很多,她已經(jīng)很多天沒有認(rèn)真吃餐飯了,阿珍和寶兒看了也高興,囑咐少爺和小姐要常常來看夫人,說夫人想他們想的吃不下睡不著的,瘦了好多。毓如笑嗔道:“哪有的事,別聽她們胡說?!?/p>
相聚的時光是短暫的,晚餐后不久,陳家派車來接孩子們了。想到他們明天還要上學(xué),宋毓如雖然千般不舍,還是提醒他們該早點回去了。
把孩子們送上車,一再囑咐他們要好好學(xué)習(xí),聽奶奶的話,娘不在身邊,自己要學(xué)會照顧自己,也要相互照顧,遇事別跟父親、姨太太們硬頂,吃眼前虧……千叮萬囑,牽腸掛肚。
最后毓如拿出一對護(hù)膝和一對護(hù)肘交到憶惠手上,讓她送給奶奶,老人家關(guān)節(jié)不太好,入了秋,天氣漸漸涼了,提醒奶奶注意保暖
目送著孩子們的車慢慢駛離,看到孩子們從車后窗依依不舍的看著自己,眼淚又不由自主的流下來,阿珍也跟著抹眼淚。
車走遠(yuǎn)了,阿珍要扶她回屋,她對阿珍說月色正好,晚上吃的有點多,想一個人走走,讓阿珍先回屋幫寶兒一起去收拾。阿珍不放心,想陪著一起,她說不用,不走遠(yuǎn),散散步一會兒就回來。
宋亦軒有兩位來江城談生意的朋友,恰逢中秋佳節(jié),人在他鄉(xiāng),宋亦軒設(shè)家宴招待他們。酒過三巡,安排兩位朋友歇下,又去芯芯房里見小東西也已睡得香甜,轉(zhuǎn)身回房想起了毓如。心想這是她離開陳家的第一個中秋節(jié),沒有孩子和親人在身邊,心里一定孤苦,也不知她歇下沒沒有,好多天沒看見她,總覺得少了點什么。酒意闌珊,心煩意亂,決定去看看她。
宋亦軒做事一項果斷,不拖泥帶水,叫上司機(jī)說去就去,車開到老宅所在的巷口下了車,讓司機(jī)把車開到離老宅不遠(yuǎn)的護(hù)城河邊上等他。
快到老宅門口,隔著樹桿看到毓如眼淚汪汪的送孩子們離開,又見她跟阿珍說了幾句話,一個人往外走去。宋亦軒不遠(yuǎn)不近的跟著她,心想這女人膽子也夠大,這么晚還一個人在外面走。
此時的毓如心已經(jīng)被孩子們帶走了,失落的走在街上,換作以往她怎么可能一個人在街上走,出趟門丫頭隨從至少也得兩三個,不是坐車就是坐轎,晚上更不可能出門。
月色正好,街道還算干凈,沒有行人,兩邊店鋪大多已打烊,這樣美好的夜晚,在這溫和靜謐的月光下,心境雖失落,竟也是從未有過的寧靜。宋亦軒不遠(yuǎn)不近的跟在她后面,想去跟她說話又怕唐突,主要是怕孤男寡女這大晚上一起在街上走對她影響不好,她見到他肯定會立刻回家,反而不能和她多待一會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