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寰得悉侵入廣西的滇軍已被李宗仁、黃紹竑擊潰,被迫放棄回桂奪權(quán)的計劃。劉震寰嗣后又在廣州與楊希閔聯(lián)盟,四處勾結(jié)在香港的英國當(dāng)局、北洋軍閥段祺瑞、云南軍閥唐繼堯、東江叛軍陳炯明、廣東南路軍閥鄧本殷,陰謀推翻廣東革命政府。孫中山不幸于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后,劉震寰與楊希閔在廣州更加跋扈。5月中旬,劉震寰與楊希閔在香港召開會議,唐繼堯、段祺瑞、陳炯明、鄧本殷、陳廉伯和香港英當(dāng)局均派有代表參加,共同商討叛亂計劃。會后,劉、楊密令東征圍攻惠州的部隊撤回廣州,于5月20日向駐在廣州的李福林、吳鐵城等部進攻,奪取狗頭山、觀音山等陣地。5月22日,劉、楊由香港到達(dá)廣州,進一步部署進攻。6月5日,大元帥府宣布劉震寰、楊希閔叛亂罪行,下令免除二人職務(wù),聽候查辦。劉震寰、楊希閔于6月9、10兩日發(fā)動所部向廣州大元帥府及所屬軍隊進攻。11日,大元帥府命令粵軍許崇智部和黃埔軍校學(xué)生軍向劉、楊叛軍反攻,又發(fā)動廣九、廣三、粵漢等鐵路工人拒絕為劉、楊叛軍運兵運械,廣東電力廠工人停止向劉、楊叛軍地區(qū)發(fā)電。廣州人民群眾亦支援政府對劉、楊叛軍堅決反擊。劉、楊叛軍紛紛棄械逃跑或繳械投降,僅一天時間便全部崩潰。劉震寰于12日挾帶巨款乘小電輪逃到沙面,轉(zhuǎn)乘外國輪船逃往香港。劉震寰在香港吸鴉片、嗜嫖賭,揮霍數(shù)年,所攜款項即全部花光。因與龍云有舊交,于1932年去云南,被聘為省政府顧問。他仍不改揮霍舊習(xí),常向朋友請求接濟。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劉震寰經(jīng)龍云推薦,得掛名為國防委員會委員。其后,昆明成立中蘇友協(xié)分會,龍云以劉震寰為會長。中共地下黨員和民主進步人士在中蘇友協(xié)廣泛開展活動,設(shè)立圖書館陳列馬列主義書籍和進步書刊,經(jīng)常舉行演講會、座談會及各種活動。劉震寰與中共地下黨員和民主進步人士羅隆基、李公樸、潘光旦等人有較多接觸,在他們幫助下,劉曾在《云南日報》發(fā)表文章,主張團結(jié)抗日,主張民主,主張聯(lián)蘇。中共地下黨員通過劉去做龍云的思想工作。皖南事變發(fā)生后,中共地下黨員將***迫害共產(chǎn)黨的真相告知劉震寰,劉轉(zhuǎn)告了龍云??谷諔?zhàn)爭后期,***派戴笠、康澤來昆明壓迫龍云**,地下黨員通過劉震寰去向龍云說云南沒有共產(chǎn)黨。龍云聽劉震寰的話,把戴笠、康澤頂了回去。劉震寰主持中蘇友協(xié),開展一些進步活動,提高了他在昆明的政治地位??箲?zhàn)勝利后,***于1945年10月派杜聿明在昆明武裝包圍云南省政府,宣布免除龍云的云南省主席及本兼各職,迫龍去重慶任軍事參議院院長。在昆明一切依恃龍云的劉震寰,從此也站不住腳,便去香港居住。他在香港曾隨顧孟馀、左舜生等人組織第三勢力,寫有《第三勢力宗旨》小冊子印發(fā)。但他在生活上仍難改舊習(xí),1972年病故于香港。陳炯明(1878年1月13日—1933年9月22日),漢族,幼名捷,字贊三,又字月樓、競存。廣東海豐縣白町鄉(xiāng)人?;浵弟娛聦㈩I(lǐng),中華民國時期軍政代表人物之一。1887年入縣學(xué),后在惠州讀書,1898年考中秀才。1905年和1908年先后畢業(yè)于海豐師范學(xué)堂、廣東法政學(xué)堂。早期思想激進,敢做敢為。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fā)后,在香港召集同志準(zhǔn)備東江起義,被推舉為起義軍總司令,旋與鄧鏗赴歸善(今惠陽市)組織起義。11月6日,在淡水起義,打響東江起義的第一槍。二次革命中,宣布廣東獨立,二次革命失敗后流亡南洋。1916年在惠州附近成立了廣東共和軍總司令部,任總司令,參加護國。袁世凱死后,交出兵權(quán),北上晉見段祺瑞、黎元洪,獲“定威將軍”稱號。1917年隨孫中山南下護法,率親軍組成援閩粵軍。1918年1月,兼任惠潮梅軍務(wù)督辦,率部入閩。1919年10月任國民黨廣東支部長,反對孫中山北伐,鼓吹聯(lián)省自治。后因反對北伐,且以辭職相威脅,被免去內(nèi)政部長、廣東省長和粵軍總司令職,保留陸軍部長。1922年6月指使所部叛變,炮轟孫中山駐地后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