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危的馬車在返程路途中了暗箭,人無大礙,倒是箭上捆綁著書信密語,只說深夜子時于白馬寺相見。
來信者正是平南王的心腹謀臣公儀丞。
度鈞山人和公儀丞是平南王的左臂右膀,是平南王的重要謀臣,兩人素來政見不合,在平南王的有意放任下一直處于互為掣肘狀態(tài)。
謝危就是度鈞山人,當朝太子少師是逆黨謀臣,這個秘密一旦捅到朝堂,謝危四年的苦心經(jīng)營便會化為烏有。
四年前謝危曾游說平南王,讓自己入京拜官去為平南王在朝堂里鋪路。
公儀丞出現(xiàn)在京城,本就昭示著平南王對謝危的懷疑和不滿。
公儀丞自以為拿捏住這個秘密,就能拿捏謝危。
然而他并不知道,謝危對他的態(tài)度是:
謝危你來了也好,我倒是想看看你能不能活著走出京城。
*
逆黨假冒圣旨給太后送來玉如意,故意在玉如意里提及平南王叛亂時的三百忠魂案,頓時鬧得后宮前朝人心惶惶。
玉如意進宮時,剛好是謝危提出給公主授課之日。 玉如意到太后手里時,剛好發(fā)生在謝危入宮給公主教書之后,
因此在薛國公有意挑撥下,連帶著謝危也被皇帝連夜召見問話。
謝危內(nèi)務府中竟然混入平南王的人。
謝危細細端詳著摔碎的玉如意,神色凝重地說道。
謝危三百忠魂案乃大乾之殤,除卻平南王此等反賊,臣實在想不到還有何人會做此事。
皇帝沈瑯撫著案幾,同是陷入了沉思:
“可平南王遠在江南,如何將手伸進宮內(nèi)?”
謝危這恰恰說明他們的手已經(jīng)伸進宮中了。這段時日京中頻頻出現(xiàn)逆黨作亂,卻只作刺殺之流的小把戲,如今看來他們是為了聲東擊西,用逆黨刺殺來掩蓋宮中行徑。
謝危難怪前段時間,興武衛(wèi)和刑部百般搜查卻沒有結(jié)果,原來這些都只是障眼法。
謝危不動聲色地將誘導著皇帝的思路,輕描淡寫地排除了自己的嫌疑。
皇帝沈瑯頓覺豁然開朗,眉眼間凝聚著憤怒:
“老匹夫果然用心險惡,非百死難解朕憂?!?/p>
見皇帝沈瑯怒拍桌案,謝危目露憂色,進一步勸諫道:
謝危圣上,平南王此舉是為了惹得京中大亂,動搖我朝根本。玉如意案要查,但不能大張旗鼓地查,否則動搖人心恰是中了亂黨下懷。
皇帝沈瑯眉目舒展,顯然松了一口氣:
“朕知道該怎么做了,得卿如此朕心甚慰。”
原本謝危結(jié)束談話后,心中疑慮已消的皇帝便想讓他早些回去歇息。
誰知謝危尚未離開承德殿,便聽到小黃門稟報:“燕晞郡主到?!?/p>
燕晞(蕭苒)臣女燕晞,拜見陛下。
燕晞俯身行禮,宮中的長明燈燃動著燭火,照亮她秀美的側(cè)顏。
皇帝瞇著狹長的眼眸,仔細打量著她:
“免禮平身,可知朕連夜召你前來所為何事?”
端坐在一旁尚未起身走開的謝危,眼角不著痕跡地掃過隔間的屏風,面上不動聲色。
——
晨小諾這一段我保留了男主原劇權(quán)謀戲份,不是為了水字數(shù),一是為了盡可能保留原劇男主人物的高光時刻,二是為了對比體現(xiàn)男女主面對危機試探的做法。
晨小諾寫星漢三皇子的時候,我認為這個人物內(nèi)涵是需要去原劇以外的劇情去另行挖掘的,所以那個故事基本沒用原劇劇情架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