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熊嶺戰(zhàn)國后期,強威兩國東西并立。地處東方的威國國力強大,又在前不久攻滅了富庶的陶國,使得威國國力大增一時間成了眾矢之的。強王光頭強為了解決威國這個心腹大患,于是與大臣商議準(zhǔn)備召集各國諸侯到強國儀陽會盟。與各國一起合縱伐威。
于是光頭強派遣使臣張龍先前往最近的寶國。張龍來到寶都鄭新,見到了寶惠康王王元寶。
王元寶(緊張):不知貴使到敝國有何貴干?
張龍(拱手):不知大王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沒有?
”春秋時,晉獻(xiàn)公要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同時給虞國送去寶馬和貴重禮物。虞國國君貪財,大夫?qū)m之奇勸阻說:‘虢國是虞國的近鄰,它的滅亡必然會導(dǎo)致虞國滅亡’。虞國君主不聽勸諫,答應(yīng)晉軍過境,結(jié)果晉國滅掉虢國立即回師滅掉了虞國。
陶乃禮儀之國,殷王后裔,但是威國卻興不義之師滅了他。不知大王想過沒有?威為何要滅陶?為的就是要滅寶!
此言一出,王元寶大怒,本想發(fā)脾氣,但又怕得罪強國,只好故作鎮(zhèn)定:先生簡直是危言聳聽!如果威國想要滅我,那是輕而易舉,何必興師動眾就為了滅一小小陶國?
張龍不慌不忙:大王此言差矣,那威王仗著國力強大,四處興兵攻城掠地,勞民傷財。勝則無開疆拓土之利,敗則盡喪庫府之存。
威王因小失大,透支國力,兵民疲弊,仍大興土木,四處征戰(zhàn)。為滅陶而起全國半數(shù)之兵。
為何?不因為別的,就是因為陶之宋邑乃天下財富匯聚之地,是列國連做夢都想得到之土地。
威國滅陶,國力大增,威王更加得意,他的下一個目標(biāo)很可能就是大王之國
為何?因為威國強大寶國弱小
王元寶驚恐地問道:那依貴使所言,寡人該怎么辦?
張龍見寶王沒有主見,心中竊喜,說道:如今只有投靠我強國,我王深感威王暴虐, 愿與各國王上摒棄前嫌,共同伐威
王元寶笑了
威王暴虐,寡人看此話用在貴國王上身上恐怕更為合適
張龍強忍心中怒火,對王元寶說
敢問大王如今是威國對寶國威脅大還是強國對寶國威脅大?
王元寶沉默不語
張龍看王元寶不說話,于是說道
威國強大,欲要滅威,惟有合縱。我王為與貴國達(dá)成聯(lián)盟,特意許諾,這次合縱伐威之后,寶國可以將威國西南二百里之地盡數(shù)收入囊中。
王元寶聽后高興得差點從椅子上坐到地上,其他大臣聽后也是十分震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元寶強裝鎮(zhèn)定:貴…貴使所言還要簽字蓋印,免得日后貴國反悔,又拿我寶國當(dāng)出氣筒
張龍知道,王元寶這是答應(yīng)了,但還是故意裝作不知道:王上這是答應(yīng)了?
王元寶(高興):答應(yīng)了,希望貴國說話算數(shù)
就這樣寶國與強國結(jié)成聯(lián)盟
天才威知道后興師攻寶
光頭強命中將白啟領(lǐng)兵與寶軍聯(lián)合擊退威軍
這件事更加堅定了王元寶盟強抗威的態(tài)度
這件事也使威國在國際上更加孤立
這時光頭強發(fā)微信讓張龍回國,他決定派丞相諸葛明亮出使下一站:可國。
請期待下集:丞相到可遭兵變,王位之爭國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