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起兵
大業(yè)十三年(617年)二月,李淵起兵之前,李世民、劉文靜等多次勸諫李淵早點起兵,但李淵以李建成未到太原不肯起兵,直到同年六月李建成到了太原之后,李淵才決定正式起兵。
李淵正式起兵往關中進軍,第一戰(zhàn)是攻打西河,由李建成和李世民帶兵。李建成給新聚集的義兵制定軍法號令,和將士們同甘共苦,對百姓也是秋毫無犯,使得李淵起兵之初既得將士之心,也得百姓之心。李建成前后只用了九天時間就平定了整個西河。 [49]
李淵進攻霍邑的時候,逢天降大雨,派去突厥的使者劉文靜沒有回來,于是有傳言說劉武周聯(lián)合突厥打算偷襲太原。李淵招集眾人商議,參與議論的人多認為家屬都在太原,必須回救,但李建成與李世民認為,突厥貪利,如果要進犯,會打馬邑,劉武周想打太原,必定會與突厥意見不合,所以不用擔心,反倒是如果進軍一半回救太原,就需要同時面對屈突通、宋老生、劉武周、突厥等。李建成又分析霍邑守將宋老生有勇無謀,雨停之后進軍,可一戰(zhàn)將其斬殺。 [50] 李建成與李世民的話使李淵堅定攻打長安,進而建立李唐政權。
軼事典故編輯 播報
阻父滅佛
武德四年(621年),傅奕上奏《請廢佛法表》,請求廢除佛教,至武德九年(626年),傅奕總共上疏七次。李淵有意廢除佛教,問李建成,李建成以佛教三乘、八正力諫不可,大意是說:“佛教講究眾生平等縱是儒道也難以倫比,從古至今的明君賢士無不對佛教遵崇敬仰?,F(xiàn)在出家者未必都是好人,有行為不端的,有為了避稅偷懶假裝學佛的;但也有威儀具足,嚴守戒律,心性志向像珠玉一樣澄明高潔的。如今要不分賢愚地遏令他們一并還俗,恐怕將會玉石俱焚。這件事恐怕要損傷了德政和教化。今天如果責令佛門自行降罰除奸,非但佛性慈悲為懷、平等無差,而且那種物我兩忘、絕愛忘恨、無嗔無怒的舍己境界就像大海一樣的包容一切。商均和丹朱這兩位儲子生長于帝舍皇宮,雖不堪大任,但還不至于虧損堯舜的圣德。今天忽然要因愚僧的過錯而毀滅尊宗,我經(jīng)過反復商量認為于理不可以這樣做?!?[51]
小字軼事
李建成小字毗沙門,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所共同推崇的財神護法就叫毗沙門天王,李建成曾勸阻父親不要滅佛,至于為何要取小字毗沙門,因為史料沒有記載,就不得而知了。2012年11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首都師范大學王濤著作的《唐宋時期城市保護神研究:毗沙門天王和城隍廟神為中心》中有提到李建成與毗沙門天王附會的可能性。
李世民由于玄武門之變緣故多次向史官要求閱讀記錄皇帝的言行的《起居注》,一開始褚遂良不許,后來在他一再要求下,房玄齡與許敬宗將《起居注》刪定為《高祖實錄》、《今上實錄》給李世民。李世民這一行為不僅給史學考究帶來極大困難,其本身也遭到許多學者的指責。章太炎甚至在《書唐隱太子傳后》中說:“太宗既立,懼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監(jiān)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