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并未有突發(fā)意外發(fā)生,兩方各自回到陣營。
清雅立馬派族醫(yī)查看了依云的情況,索性并無大礙。
尉遲嘉詢問了花容東西是否到手,見花容點頭才放心。
副將上前給花容松綁,給了她一匹馬。
尉遲嘉很快率眾離開了這里。
“圣女,我們追不追?”
“算了,窮寇莫追?;厝グ??!?/p>
很快這片草原就沒了人影,只有一兩只小動物悄悄探出小腦袋,察覺出危險消失后,開始到處覓食嬉戲。
尉遲嘉帶著花容和剩下的齊連軍匯合后,馬不停蹄,夜深才下令安營扎寨,等明日天亮他們就會往邊關遙城趕去。
清雅帶著依云回到隱族,她看著一路上齊連軍和族人眾橫交錯的尸體,想到了上學時期學過的《蒿里行》: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p>
她在想自古以來就是“ 勢利使人爭”,社會就是無數(shù)的集體構成的,小到一個學堂、一個家族,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有利益就有爭端,因為有利可圖,所以齊連國才會派兵滅掉隱族,才會搶奪圣寶。因為要保衛(wèi)家園,隱族才會拾起兵器,將武器對準來犯的敵人。
她以前背誦此詩的時候,只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她同情百姓的疾苦,對漢末軍閥混戰(zhàn)也懷著一股鞭撻和不滿,可是歷史就是歷史,處于和平時期的她,很難像杜子美那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可今天,她深刻體會到戰(zhàn)爭帶給人與社會的傷害。
她想起自己還活著的時候,世界局勢也是瞬息萬變,當東半球還是繁榮昌盛的時候,西半球可能已經(jīng)是戰(zhàn)火紛飛的時候。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痹诜饨ㄉ鐣?,戰(zhàn)爭傷害最深的永遠都是平民百姓。
“右巍”
“屬下在。”
“你有沒有聽過‘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這…屬下不擅詩詞。”
清雅說完就知道自己犯傻了,這里是架空世界。
其實前朝為什么不光復明國,她的祖先可能也是深有體會吧。盡管他們手握一國寶藏,舊部殘余勢力不少,可最終還是沒有復國。
其實她對花容說的話,真真假假。
當初先祖哀民生之多艱,動用國庫寶藏,下令秘密建造多個義坊,收留大批難民。
這么多年來義坊遍布朝云、齊連兩國,行善形式多樣,規(guī)模非常小,有的是收留婦孺織布,有的是給小乞丐識字的機會,有的是收養(yǎng)貧農(nóng)不要的女孩……而所需經(jīng)費,一部分靠他們自給自足,一部分就靠隱族支持。
清雅想起前世藏寶地點沒有寶藏,那么圖就是假的,到底是誰把真正的藏寶圖換了呢?連圣女和大長老都不知情。
她知道自己剛剛陷入情緒之中了,也許她見多了之后,再也不會有現(xiàn)在的感覺了。
人都會變,她也會變的。
“將咱們逝去的族人妥善收殮,晚上舉行送葬儀式,我們?nèi)逡姹Pl(wèi)家園的族人們送行!另外妥善安撫失去親人的族人們?!鼻逖诺吐曢_口。
她走了幾步,又停下來。
“這些入侵者雖然罪不可赦,但戰(zhàn)爭沒有勝者,不必將他們拋尸荒野,或者扔下懸崖。也不必讓他們永遠留在我族,將他們集中起來,運出隱族地界,埋葬起來吧?!?/p>
右巍思索片刻,點頭應下。
他雖然覺得圣女有些仁慈,對敵人還抱有同情,在他看來,挫骨揚灰也不過分,但是他永遠效忠圣女,何況圣女的吩咐無傷大雅。
就算將齊連軍挫骨揚灰,死去的族人也不會回來。他們信奉鬼神,如果以尸體泄憤,產(chǎn)生怨氣影響隱族運勢,豈不是多此一局。
右巍吩咐下去,將逝去的族人和齊連軍分開安放,今晚為族人送行,明日再將齊連軍尸首運出隱族。
耗時兩天,這場滅族之戰(zhàn)終于要落幕了。
戰(zhàn)爭之下,沒有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