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春在后宮是非常獨樹一幟的存在,雖然封了妃,但圣旨卻點明她仍是鳳藻宮尚書。
《太平御覽》和《周官集注》等典籍記載,女尚書是三品女官,上面還有女侍中、內(nèi)司等一二品的職位。
她的雙字封號“賢德”也挺古怪,活著的時候就有多字封號的后妃很少見,比如唐中宗的妻子韋氏是順天皇后、遼圣宗的嬪妃蕭氏是順圣元妃,各個都是非常牛嗶的女性,顯然賈元春沒到達(dá)這種高度,“賢德妃”聽起來更像是個謚號。
原本的賈元春難逃“虎兕相逢大夢歸”的結(jié)局,可就在她封妃的次日,命運突然掀起了一股小小的波瀾——
此時此刻,穿越版賈元春正以扭曲的姿態(tài)癱坐在榻上,對于嬪妃這個職業(yè),她并不陌生,以前在清宮宇宙亂穿的時候,她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做嬪妃。
好歹當(dāng)今皇帝不是金錢鼠尾的禿瓢,賈元春仔細(xì)回憶了一下,嬪妃的工作貌似就是為了一根爛黃瓜互相撕逼……吧?
按照宮斗套路,一個勵志上進(jìn)的妃子,大概也就那么幾個梗翻來覆去的用——替身、擋箭牌、解語花、單純直爽、嬌柔白蓮花、綠茶小作精、床|技精湛征服皇帝、家族權(quán)勢滔天,皇帝不得不賣|身……
總之,必須通過各種手段,讓皇帝意識到自己是多么的清純不做作,與其他妖艷賤貨不一樣,然后再生個兒子,干掉皇帝,成為太后,如此便成功了一半。
之所以說只成功了一半,是因為當(dāng)太后其實也并不是很保險,萬一養(yǎng)了個熊孩子白眼狼?萬一皇帝覺得外戚勢力太強(qiáng)盛?歷史上當(dāng)了太后卻不得善終的例子比比皆是,皇室權(quán)力斗爭,哪有什么親情可言!
當(dāng)然了,賈元春想這些實屬多余,她不會有孩子,也當(dāng)不了太后,皇帝冊封她為妃,就只是把賈家放在火上烤。
世人皆愛以花喻人,“榴花開處照宮闈”,這句判詞大約是想把賈元春比作石榴花。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石榴花可就不一樣了。
石榴自東漢年間傳入中原,便分為兩種,一種結(jié)果子的,花為單瓣,并不好看;另一種是觀賞型的,花為重疊,極美卻不結(jié)果。
賈元春明顯是后者,聰明人大概已經(jīng)看出了她這朵石榴花不能結(jié)果,可那又能如何?誰都無法否認(rèn)榴花盛放時的嬌妍奪目,艷紅似火。
作為一枚博弈漩渦中的棋子,此時的賢德妃確實有幾分炙手可熱,哪怕是后繼無力的熱度,后宮眾人也都心照不宣的避開了她的鋒芒,畢竟誰都無法保證一個將死之人的臨終反撲會有多瘋狂。
原本的賈元春肯定不會被人這般忌憚,可現(xiàn)在的賢德妃么,真的就是個瘋婆子!
賈元春雖是妃位,但因為那個不倫不類的雙字封號,地位頗為尷尬,圣旨沒有說明她是否能夠比肩貴妃,也沒說明她遇到了賢妃和德妃又是誰高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