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裊裊的江面,從揚州北上的行船川流不息。
一艘看起來并不起眼的船上,艙內(nèi)紫檀熏香繚繞,旁邊一名幼女正捧著書卷仔細閱讀,時不時嘆息一聲,這正是那多愁善感的林氏黛玉。
簾子被人輕輕掀起,走出來的正是一位手中端著糖水上了年紀的方婆子。方婆子是賈敏的陪嫁,自賈敏去世后便遵了賈敏的遺愿,留在黛玉身邊照顧。
方婆子見黛玉開著船窗,坐在一旁看書,便蹙了蹙眉頭。
“姑娘,喝口糖水吧?!狈狡抛影烟撬旁邝煊衩媲暗淖郎虾?,便上前將黛玉手上的詩集奪下,“姑娘,老奴說了多次了,您身子弱,不能勞累,您看您還坐在窗前看書,要是吹風著涼了怎么辦?”
黛玉心中不耐,這方婆子好生無禮,她這書看得好好的,便被人奪了去,還被人說教。只是看著是方婆子,想到母親,心中不好發(fā)作。
黛玉端起桌上的糖水,淺淺飲了一口,不再言語。但是一旁的方婆子卻還在嘮叨。
“要老奴說啊,姑娘還是少看些書才是,老人都說了,女子無才便是德,您看來老多的書,難不成還能去科舉和那些爺們兒大人比嗎?”方婆子絲毫沒有感覺到黛玉無聲的不喜和反抗。
“姑娘此去京都,是去見榮國府的老太君的,雖然老太君是您外祖母,但咱們也不能沒規(guī)矩,不然國公爺也丟了面子,您年紀小,還不懂這些……”
黛玉看著眼前方婆子的嘴巴一張一合,心中惱羞,卻不知該如何做,想要同父親那般,可是這一路上還要方婆子照應,立在她身邊的雪雁年紀也不大,一時之間為難,想要說些什么,可是喉嚨突然癢癢的,連忙咳了幾聲。
雪雁見狀,連忙將剛剛的糖水喂給姑娘。
黛玉一口糖水下去,緩解了喉中的不適,可是因為咳了一聲,臉上仍舊透露著緋紅。
方婆子見狀,連忙移動著腳步遠離黛玉,一邊走到窗邊,將栓子取下,關(guān)上了窗,一邊道:“您看,老奴沒說錯吧,雪雁,快將姑娘扶上床,好生歇歇,我卻廚房給姑娘煎藥,哎!”
黛玉見方婆子離開,仍舊就著雪雁扶著的手,上了床,問道雪雁:“雪雁,咱們到哪兒了,還有多久道京城?”
雪雁雖然年紀小,還不過十歲,一團孩子氣,可是卻聰慧得很。登船之后,時常接著給姑娘泡茶之事聽著船上其他人的討論,因此對消息一事倒也靈通。
“回姑娘,聽小廝和船夫們說,咱們已經(jīng)快了,大概明日便能抵達京城的碼頭了,姑娘可還有什么吩咐?”
黛玉臉上有些憂愁,“不知外祖母會不會喜歡我,還有姑姑,父親叮囑要去給姑姑請安,可是姑姑是皇后,我又該怎么進宮呢?”
“姑娘別多想,奴婢走時跟管家伯伯打聽過了,皇后娘娘在家時和國公爺最是親近了,小姐是國公爺唯一的孩子,皇后娘娘定然會喜歡小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