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忙露出最溫柔的笑意,卻聽皇帝問道:"柔常在剛才在想什么趣事?"
趣事?明明是差點瞌睡,但她也不好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說這樣失禮的話。只能胡扯道:"回皇上,臣妾聽說宮中有習俗,除夕之夜把心愛的東西掛在樹枝上,掛的越高越好,便可以祈福。臣妾想著等宴會散了,去倚梅園掛什么好。"
華妃聽了不屑說道:"宮人隨便說的話,柔常在竟也信?"
嬿婉回道:"臣妾覺得凡事心誠則靈。"當然她也不信,宮中那么多人各有所求,豈能人人都能如愿?
皇帝竟頗有興致:"既然你說心誠則靈,那朕就陪你去一趟。"
皇后勸道:"天寒地凍的,皇上還是保重龍體吧。"
嬿婉心中很是贊同,倚梅園那么偏遠,出了事自己可擔當不起。
皇帝依舊堅持:"無妨,倚梅園中梅花開的正好,朕正好也想去看看,片刻便回。"行了兩步驀然向朝嬿婉招手。
嬿婉上前將手遞給他握住,聽他柔聲感嘆道:"踏雪尋梅乃是雅事,婉婉回來可要再飲三杯。"
"皇上!"華妃咬咬唇:"倚梅園的梅花開的好,臣妾也很想一睹風采。”
皇帝看了看她片刻,頷首道:“那大家同去。”
于是宮人隨行,浩浩蕩蕩一同踏雪往倚梅園去。
雪地濕滑難行,眾人亦不坐轎,此刻踏雪而行,又冷有濕,十分難受,卻也只得硬著頭皮前去。嬿婉心中暗暗叫苦不迭,說什么不好說這個。
如此行了半個時辰,眾人俱是又凍又累,唯有皇帝與皇后興致勃勃,依舊神采不改。
尚未進園,遠遠便聞得一陣清香,縈縈繞繞,若有似無,只淡淡地引著人靠近,越近越是沁人肺腑。
皇帝道:"蘇培盛,朕想知道一個人走走,都不許跟著。"
華妃欲言又止,看他神色并不敢再撒嬌賣癡。而嬿婉自然也不會提什么祈福之事。
皇后讓眾人各自安靜賞梅,切莫高聲言語打擾皇上雅興。
被華妃瞪了一眼,嬿婉也有些心虛又無奈,她感受到皇帝是喜歡梅花的,但她也料想不到皇帝今日竟這么的有興致。但也只能進去"祈福"了。
此時積雪初定,滿園紅白二色梅花開得極繁盛,暗香浮動撲面而來。梅枝舒展傲立,枝上承接了厚厚冰雪,與殷紅欲燃的紅梅相互輝映,更在冰雪潔白的世界呈出明媚風姿。
嬿婉想想來到來了,那就掛個東西吧。她尋著開的好的梅花而去,卻聽到一個耳熟的聲音:"愿: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p>
可不正是甄嬛?
“誰在那里?”是皇帝的聲音,嬿婉心想這還"真巧!",她好奇甄嬛想做什么,當下并不做聲。
“再不出聲,我便讓人把整個倚梅園翻了過來?!?/p>
嬿婉以為他是因為都然聽到陌生的聲音,身邊卻無人,所以聲音才有些急切。
正想上前,卻聽甄嬛說道:“奴婢是倚梅園的宮女,出來祈福的,不想擾了尊駕,請恕罪?!?/p>
又聽皇帝問問:“你念過書么?叫什么名字?”
“奴婢賤名,恐污了尊耳?!?/p>
嬿婉頓時明白了皇帝賞梅是假,尋美是真。果不其然她聽甄嬛道:“你別過來——我的鞋襪濕了,在換呢?!?/p>
然后就沒再聽見聲音,想來是甄嬛這場"偶遇"的戲已經結束了。她打算上前看看甄嬛做的什么戲碼,讓皇帝人都沒見到就那么有興趣。
結果,她過去往前了十幾步路。
"臣妾只是不放心皇上一個人。"
"有什么不放心的?"
一轉身看到皇上以及再遠一些的皇后,華妃,還有果郡王。
"柔常在也是來尋皇上的?"
嬿婉想自己說不是只怕都沒人信,便也干脆認了,笑著上前:"皇上說要和臣妾一起祈福的。"
聽華妃嘟囔道:"祈福,祈福怎么個個都要祈福!"
她的音量雖比平日弱一些,但也不小。嬿婉明白了剛才那一出,不光自己聽了。其他人也瞧見了。
華妃這話顯然是說給皇帝聽的。
皇帝對她也頗為縱容,笑道:"也就你小性。"隨后指了指最近的一棵樹,對嬿婉說道:"朕覺得這棵就正好,許了愿咱們就回去吧。"
嬿婉將手中裝著珠花的荷包掛在樹枝上,忽然心中一動:"愿: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p>
"小妮子呷醋,朕只是覺得宮女之中也有才學之輩,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那臣妾這就換個愿望。"嬿婉再度雙手合十,一副真誠說道:"信女只求年年歲歲花相似,但愿別歲歲年年人不同。"看他對華妃便知道,他并不反感妃嬪露些矯情,反而縱容這種微微的醋意。
果不其然,只聽皇帝感慨道:"梅香醉人……來年朕再與皇后,世蘭,婉婉共賞。"
看吧,她就說皇上總是新歡舊愛總不辜負的。她看了一眼華妃有喜悅有不滿,而皇后只有一臉動容之色,不由心中十分佩服,當真是難為她了,畢竟皇帝話里的親疏格外的明顯。
皇帝爽朗一笑,上前摟了果郡王的肩,道:"回去陪朕下下棋,說說話。"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