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對這等再偏心不過的處置自是萬分不滿,竟是對皇上都有了怨懟之意,皇后則是作壁上觀,這兩人誰折了,對她都是好事!
不過,果郡王的到來倒是往甄嬛這方的天平上加了不少砝碼,太后偏向她!
·
“皇兄且慢!”
果郡王帶著太后身邊的竹息嬤嬤來到了碎玉軒。
“皇額娘讓竹息姑姑帶了話來!”
“皇上萬福金安!皇后萬福金安!各位小主娘娘吉祥!”
竹息先是周到地行了禮,“皇上容稟,太后娘娘身子不適,不便親到碎玉軒,便吩咐奴婢前來傳話?!?/p>
“皇額娘身子本就不好又最是心軟,允禮你還為著這事去惱她!”
允禮在后宮這是越發(fā)自如了,都敢到處亂竄,闖妃嬪的宮殿里!
“臣弟也是擔(dān)心皇兄的孩子,宮里又沒個主事人,便腦子一熱跑去求了皇額娘!請皇兄責(zé)罰!”
允禮一番話倒是合情合理,有太后這個靠山胤禛也不好罰他,便略過他,讓竹息繼續(xù)傳太后的話。
“是!太后懿旨,擢升菀貴人為菀嬪,華貴妃娘娘便還是降為華妃,菀貴人失了孩子實在可憐,說到底還是華貴妃娘娘看管不利!太后說娘娘還是太年輕不擔(dān)事,讓娘娘好好熟習(xí)宮規(guī)后再協(xié)理六宮!”
皇額娘還是這般厭惡年氏……胤禛也有些無奈,但是這是自己的親額娘,只能順從了,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事后自己好好安撫年氏便是了!
不過……封甄氏為嬪位,宮里設(shè)六嬪,如今算上惠嬪,和這個菀嬪,也才兩個,倒是有淳兒的位置,……
胤禛陷入沉思,久久不言語,眾人皆以為他因太后旨意不愉,未免連累,允禮張口告退!
“皇兄!宮里如今已接連失去兩個孩子,皇額娘傷心不已,還請皇兄多去寬慰皇額娘!后宮臣弟不宜多留,臣弟就先告退了!”
允禮自覺幫了甄嬛,不宜多留于后宮,自覺告退。
他為了幫甄嬛討個公道,到太后那說道了一番,再加上太后確實不喜華貴妃的做派,好不容易找到個筏子壓一壓她的氣焰,雖然知道此時錯不在她,但也還是順著允禮的意,罰了華貴妃,把她變成了華妃。
高位都被這些子不能生、沒孩子的占了,皇后才能高枕無憂??!
自覺一舉兩得的太后,絲毫沒有考慮自己兒子的心思,菀嬪和華妃都是他喜歡的,有沒怎么傷筋動骨,不會出事。
“退下吧!今日是為了就菀貴人肚子里的皇嗣朕就不罰你,不過這闖后妃宮禁的事不要再發(fā)生了,再有朕絕不姑息!”
這般威嚇了他這個看似親近信任實則懼怕他至極的十七弟,料是他許久都不敢進(jìn)宮了!
聽著太醫(yī)的口氣,菀嬪以后懷孕也艱難,甄嬛之父甄遠(yuǎn)道又是個得用的,得個嬪位也…也可!
這皇帝著實難做,不放在心上的一個個的晉升,淳兒卻還是個貴人,連個轎攆都坐不得!
“那便按太后說的辦吧!朕就先回養(yǎng)心殿了,都散了吧!”
胤禛沉默良久,還是準(zhǔn)備給自己額娘一個面子,他和額娘不過處理的各有偏重罷了!
多次的愚蠢舉動讓他對甄氏沒有好感,對比起有多年情份的年氏,自是偏著年氏些的,甄氏這孩子章彌診了,本就生不下來,太弱了,沒有什么期待自然也不會多么傷心難過。
額娘則是偏著甄氏,為著年氏多年的囂張跋扈與對后位的威脅,年家勢大,威脅日盛,有了機(jī)會額娘自然不會放過,這后宮的爭斗……
“是臣妾之過,沒有照顧好菀妹妹,臣妾認(rèn)罰!”華妃經(jīng)歷了些挫折,倒是成長了些,反正只要她哥哥還在,這貴妃之位遲早還是她的。
“太后看重皇嗣,難免氣急,你也不必過分苛責(zé)自己,天熱,先回宮吧!朕改日去看你!”
既然太后唱了黑臉,胤禛為了后宮和諧,便唱了紅臉,安撫了無辜受牽連的華妃。
至于甄氏,就暫時禁足,好好養(yǎng)著,她父親是個得用的聰明人,與鄂敏配合得宜,對付年羹堯很是合適,暫且忍她一陣子罷了。
在座的妃嬪都不是什么傻子,看來皇上這是對菀嬪不滿了,胤禛走前還吩咐說菀嬪小產(chǎn)體弱,連晉封禮都省了,更是明晃晃的打菀嬪的臉!
晉了位又怎么樣,皇上不喜一樣什么都不是!
作者有話說: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