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景你說的這般大義凜然,你就毫無私心,覬覦過這至尊之位嗎?
李文德我從未心系過這些,否則能做上這皇位的,便不會是皇兄了。
李文德人心不足蛇吞象,沒有人能處處占盡好處,可就怕占盡好處的人,卻覺得自己是委屈的那個。
文德這番話,讓李文景顏面無存,是他的猜忌是他的懦弱,視弟弟位假想敵,可他的自尊,讓他不能承認。
李文景你獨自一人前來,就不怕我殺了你嗎?
李文德不怕
李文德因為臣知道皇兄的私欲,也知道皇兄心中更在乎李家。
太子李輝早亡,留有一子李彥,這是李文景唯一的后嗣,也是當今的太子,李彥年幼無法擔大任,自己駕崩后,唯有文德可以倚仗。
李文德還有父親…
若今日文德在宮中身亡,作為太上皇的李明宸也是不會放過李文景的,這些都是他的顧慮,他不想辛苦建立的大雍,因為一己私欲毀在自己手中,不想背負歷史的罵名,做一個無德的皇帝。
李文景若你為帝,所作所為未必好過我今日。
李文德所以我從未想過做皇帝,無論從前還是以后,我都不會和李彥爭這皇位。
此番傳文德入宮,李文景并未設有任何埋伏,他所做本想了卻心中執(zhí)念,他想要得到他想知道的答案,他想看到文德對他所擁有的存在羨慕和不甘,看到他也是心有權力的凡夫俗子,看到他和自己一樣,可事實并不如李文景所想,事實顯得他更為卑鄙無恥。
李文景皇弟素有圣人賢名,果然令朕欽佩…
隨后李文景沉默良久,只是輕輕揮手,讓文德離開了福寧殿。
此番令他更加不甘,他不甘心為什么,文德沒有被權利腐蝕,為什么依舊活的像自己,襯的他們這群人像陰溝里的老鼠,他身邊的心腹對文德一再猜忌算計,如今就是在打自己的臉。
他想起曹明顏,想起儒嫻想起李輝,走到如今他的至親至愛,都已離他而去,他不愿在這般暗無天日的活著。
大年初一
當宮人們走進福寧殿時,看到的是躺在窗前的李文景,身旁是已干涸的血。
李文景是因疲勞過度又遭打擊,心力衰竭而死,堂堂帝王竟獨自一人死在了寢殿之中。
經此大變,清然速速回京。
李清然怎么就走到了今日。
文德并未言語。
眼下群龍無首,本該自當太子李彥登基,可李彥年幼,有朝臣上書李明宸立親王李文德為帝。
本該闔家團圓之日,卻生離死別,宮中掛起了白帆,所有人身著素衣,準備著國喪。
李明宸看著手中的珠釵,心中感慨萬千。
李明宸這便是你對我的報應嗎?還是你覺孤單讓他們都去陪你了…
關于朝臣的進言,為江山社稷著想,李明宸有意立文德為帝,直到文德親自叩首請旨方才作罷。
城樓上
李清然二哥當真要放棄這唾手可得的皇位?
李文德我無心皇權,再者我無子,即便為帝將來也是禪位李彥,既然如此何必大費周章弄這一圈。
李清然若只是如此父皇不會答應。
李文德我向父皇許諾會好好輔佐李彥,守這江山社稷。
清然看著這皇宮,似乎盡收眼底,她看向遠處的福寧殿,她不知道此番易主,會給大雍帶來什么。
太和六年,李文景駕崩,謚號“景”。
眾人對景帝的評價大多是無功無過,在皇位繼承上,是位極其幸運的太子。
承德一年,太子李彥登基,冊封文德為攝政王輔佐朝政。
李彥年幼,國家大事皆有攝政王主持。
大雍不過開國十一年,便已換三位皇帝,皇族嫡系便只有李彥與文德,如今主幼,不少李氏旁族對皇位虎視眈眈,李明宸雖已是太上皇,也不得不重回朝堂。
承德五年
李明宸年事已高,已無心朝堂之事,走到如今人生已到盡頭,回首往事盡是故人,有與他一同及第的邵時崇,爭了一輩子的曹文熠,還有視為摯友的趙澤銘,他們都早早的離開人世。
還有淑慧,他牽絆一生的妻子,他們分別已有十一年,這十一年好似轉瞬即逝,又好似度日如年,他還記得她臨終前說的話。
“李明宸,我祝你內無相,外無將,獨坐江山,永享百年?!?/p>
李明宸上天對我的懲罰已夠,才足以讓我與你團聚…
李明宸做了一個夢,夢里他回到了年少時,回到了剛剛認識淑慧的時候,她在自己的額間親了一口。
“三叔對我的確很好,爹爹講過對很親的人不用說謝謝,那樣會生分的,所以淑慧就給了三叔親人之間才給的謝謝就是了?!?/p>
“這雙護膝是我親手做的,希望三叔能金榜題名?!?/p>
“三叔在淑慧心中 自是與旁的男子不同,三叔是淑慧的親人,是對我最好的人?!?/p>
夢里的他們一直是過去的模樣,沒有恨沒有怨,他們依舊是彼此視作最親的親人,夢里的場景是他親身經歷,卻如同上輩子那么遠,如果可以他寧愿一輩子活在這夢里。
“太上皇駕崩了…”
李文德太醫(yī)說父皇臨終前走的很安詳。
李清然二哥你說到了天上阿娘會見爹爹嗎?
李文德大概不會吧…
承德五年,開國皇帝李明宸駕崩,后世尊稱為高祖皇帝。
李明宸歷經兩朝七帝,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后世評價頗高,唯一有所詬病的是他與昭懿皇后之間的故事。
承德十年
李彥行加冠禮,也已娶妻,文德將朝政大權歸還于帝,位居朝堂十年風雨,不少人猜忌攝政王不會輕易放權,對于文德而言,這十年已功德圓滿,他該過回從前自在的日子。
苗綰青這些年頗受重用,負責編寫后宮史書,她將歷朝歷代后宮之事編輯成冊,又因能力出眾節(jié)節(jié)高升,是大雍第一位在朝為官的女子,開創(chuàng)了前所未有的先例,除了敦敏皇后,誰都不會想到,一位送入宮固寵的女子,竟會因才能而為家族爭光,支撐她走到如今的是心中的理想,以及敦敏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