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新聞中相信,相信大家最有所耳聞的就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這個爭執(zhí)了。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從他的歷史講起。
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由黑海進入地中海的戰(zhàn)略踏板,黑海出??谑嵌砹_斯的核心利益所在,失去克里米亞的基地,俄黑海艦隊將淪為無腳的天鵝。
烏克蘭政局起起伏伏對外政策隨當權者變更,在俄與歐盟之間搖擺。親,西方的尤先科只允許俄軍租借克里米亞半島塞瓦斯托波爾港至2017年。靠攏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上臺后改變立場,與俄簽署延長租借協議,同意俄黑海艦隊在克里米亞繼續(xù)駐扎至2042年。
俄羅斯卻已無力扭轉烏克蘭政局變化,普京也不一定在做收編克里米亞的打算。武力并吞烏克蘭更是無濟之談,但俄只要牢牢站住黑海之濱的軍事基地,扼住克里米亞的命運的咽喉,再加上一個流亡莫斯科的亞努科維奇,就仍有同屋新政府和西方討價還價的資本。
未來烏克蘭中央政府的對外政策取向并非決定俄在烏進退的唯一標準。只要烏克蘭民主制度和上千萬,俄羅斯人口基數繼續(xù)存在,只要烏對俄經濟和能源的先天依賴繼續(xù)存在,只要歐盟不從根本上調整對烏克蘭的可有可無態(tài)度,俄羅斯就不缺少維護在烏利益的培養(yǎng)新代理人的機會和手段。
所以大概意思就是如果烏克蘭想加入北約的話,那就一定要先讓俄羅斯撤兵才行。但是俄羅斯死都不撤兵,所以這個國家屬于戰(zhàn)亂時期,北約和華約共同的要求都是必須要在和平時期才能加入,所以呢,就加入不了。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
大概懂了的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