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認(rèn)為,對一個即將上絞刑架的死刑犯最大的懲罰還不是上絞刑架本身,而是上絞刑架之前最后的那一頓晚餐,或者早餐,絞刑一般都是早上舉行的。上絞刑架反正脖子一勒,犯人還沒反應(yīng)過來,一切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啥也不知道了,上天堂或者下地獄去了。而那一頓最后的晚餐或者早餐,享用的時候犯人還活著,還有人類的意識,一想到這么好吃的東西再也吃不到了,你想想他該有多痛苦?這種痛苦恐怕比上絞刑架帶給他的懲罰還要痛苦。
一個熱愛美食的人必定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比如蘇東坡,盡管受了滿肚子的委屈,但不管被流放到哪兒還是樂呵呵地先填飽肚子再說,至于滿肚子的委屈放兩個屁就完事兒了,肚子餓了可不行,得先找點吃的東西填進(jìn)去。
愛卿認(rèn)為,蘇東坡對中國人的最大貢獻(xiàn),還不是他的詩文,而是他發(fā)明的東坡肉東坡肘子等等美食。他的詩文畢竟只有少數(shù)讀書人能享用,但他的東坡肉東坡肘子等等凡引車賣漿之徒都能享用,惠及萬民。他甚至還是中國綠色水果的推廣先驅(qū),把荔枝這種水果之王推薦給了全體中國人,日賧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今天,我們一吃到荔枝就會想到蘇東坡,嘴角會自動泛出一絲笑意,坡兄,你說的沒錯,果然好吃。
正因為蘇東坡好吃,所以哪怕他受了再大的委屈但一想到這個世界上還有那么多還吃的東西等著我去吃才沒有抹喉上吊。
愛卿到過很多城市,發(fā)現(xiàn)一個真理,但凡某個城市以美食聞名,那個城市的自殺率都幾乎為零,而那些沒啥好東西可吃的城市自殺率往往高過其他以美食聞名的城市。思來想去,緣故大概還是只能歸納為那個城市的人不好吃。如果那個城市的人好吃的話,那恐怕他們早就發(fā)明好多好吃的美食來吸引挽留那些想不開的人了,那些想不開的人一聞到美食的香味兒還會去抹喉上吊?鬼才相信,自殺率自然會降下來。
還有,嬰兒是人類天性的最好體現(xiàn),沒有哪個嬰兒不熱愛生活,也沒有哪個嬰兒不好吃。所以,越是好吃的人就越是保留了自己人類天性的人,就越是熱愛生活的人。
結(jié)論:吃貨萬歲!
同意的舉手。
2018年5月21日晨
詩意錦江
貌似每一位詩人的筆下都應(yīng)該至少有一條河,或者江,要不然這位詩人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似的,這條河或者江就是詩人的母親河。泰戈爾筆下流淌著恒河,惠特曼筆下流淌著密西西比河,普希金筆下流淌著伏爾加河,莎士比亞筆下……莎士比亞筆下好像沒有流淌著泰晤士河,估計莎士比亞那個時代泰晤士河太臟太臭,莎士比亞每每掩鼻而過,更別說為泰晤士河寫詩留傳了。
依此古今中外的通例,愛卿的筆下也應(yīng)該有一條河,或者江,將錦江引流到愛卿的筆端應(yīng)該再合適不過,因為錦江就在愛卿的身邊腳下,順手牽……河,省力,省事。
錦江其實不是嚴(yán)格意義上的江,既沒江的長度,也沒江的體量,不過,小而美,從浣花溪到九眼橋短短的一段流淌著太多的詩意,催生過太多詩人的靈感。如果把江河也比作母雞,詩歌也比作雞蛋的話,那錦江這只小母雞就生過太多的雞蛋了,其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好像絲毫不比恒河、密西西比河、伏爾加河那些大母雞老母雞差。
下面這一組詩歌也算是錦江這只小母雞產(chǎn)下的蛋。這幾只蛋的味道有點老,是老調(diào)重彈,意思不外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啥的,愛卿自己彈著都覺得沒勁兒,所以最后一首雄起了一下,西嶺東望呼快意云云,整組詩歌這才算是低音起調(diào),高音壓軸。
成詩時間:2018年5月30日
錦江
一
錦江一瀉三千里,東流到海不復(fù)回。
逝去豈是一江水? 叫我如何不流涕?
二
滔滔清流東向海,杜鵑泣血喚不回。
昔日蕭郎今又來,唯見浪間飄落英。
三
日日夜夜歌不斷,愈聽愈悲愈戚戚。
仰天徒然喚奈何,晚照如何唱黃雞?
四
我是人間惆悵客,錦江恰是我嗚咽。
蕭蕭雨中嘆流波,夜來落淚到天明。
五
子在川上喚奈何,青絲縷縷盡漂白。
西嶺一發(fā)向東海,清流何曾倒向西?
六
一波未平波又起,浪起浪落東逝水。
滔滔清流鎖不住,微風(fēng)拂淚傷客心。
七
涓涓清流變濁浪,濁浪滾滾裹淤泥。
恰似歲月催人老,幾人能不失初心?
八
西嶺東望呼快意,上觸天宮下踏地。
東海滔滔萬噸水,涓涓滴滴起足底。
東望 步郁達(dá)夫
東征西討難惜身,半吐狂言半為真。
英雄猶惜跨下馬,浪子回頭憐美人。
仰天枉嘆天作孽,又鞭的盧海揚塵。
六國盡滅何可補? 博浪一椎擊帝秦。
拜友
一
君自東京來,應(yīng)知東京事。
滔滔東京灣,大鯨有幾匹?
二
聯(lián)手屠大鯨,問君可有意?
齊吼雙起刀,鯨血染龍庭。
三
下水古冶子,上岸呂洞冰。
平生何所愿? 棄刀追仙人。
四
祭出萬古刀,東京試鋒刃。
環(huán)顧何蕭蕭? 無敵空淚零。
戲評愛卿的練功詩
愛卿以為,鍛煉身體應(yīng)該成為我們每一個人每天的必修課。
在這一點上,古人可謂煞費苦心,編出了種種說辭來引誘我們鍛煉身體,什么長命百歲,什么得道成仙之類。長命百歲有可能,得道成仙就是哄人的了。要是練練功就能成仙,那今天青城山上的仙人恐怕比游客還要多,我們咋一個也沒遇到呢?
古人這么煞費苦心地編造出得道成仙之類的謊話來哄騙我們,其實不過是為了說服我們每天伸伸腿扭扭腰鍛煉一下身體而已,不把好處說多點,說玄點,怕你不上鉤,這同商品推銷員不把他的商品吹上天怕你不買是一個道理。但古人的用心是好的,頂多不過是叫你要多多鍛煉身體而已,不像鴻茅藥酒瞎吹什么秦始皇喝了他的酒也能活過來,再一次統(tǒng)一華夏,不,統(tǒng)一臺灣,其用心不過是為了掏你的腰包,良心大大的壞。
愛卿的練功詩可謂多矣,練功沒能讓愛卿得道成仙,倒是得了不少詩。在這一點上,愛卿繼承了太白遺風(fēng)。李太白也練功,只不過他把練功說成是修道求仙,故意說得高大上,其實也就伸伸腿扭扭腰,頂多再瞎舞幾下破劍而已,哪有那么玄乎的?愛卿沒李太白那么滑頭,咱站樁就是站樁,練功就是練功,咱不扯犢子說什么自己是在修道求仙。做人應(yīng)該低調(diào),低調(diào),咬人的狗不叫。
既然是練功詩,自然就少不了這方面的專業(yè)術(shù)語或者典故,比如下面這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