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和一早就認識周生辰,那時候先帝還沒有駕崩,高家還是聲名顯赫的大族,身為天子姻親,高家子女時常有出入宮禁的恩旨,云和與堂姐高淮陽亦在其列。
云和初次進宮,卻已經(jīng)對那自幼被陛下?lián)狃B(yǎng)的小殿下早有耳聞,聽說他相貌堂堂,每每現(xiàn)身于宴會之前,總是能博得許多女子的青睞贊美。就連她素來矜持的姐姐淮陽也不例外,不僅對他贊賞有加,似乎還因為這個小殿下與家里起了爭執(zhí)。畢竟在那之前,她是被當做宮妃教養(yǎng),入宮輔佐高皇后,生下皇子公主,才是她的歸宿。
可是云和還是不知道這個小殿下除了一張臉,還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他超乎少年的談吐和早熟的舉止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云和同他雞同鴨講的差距,雖然這個人確實偶有風趣,可是彼時年幼的高云和只覺得他更應該留在皇帝身邊去配合臣子間的推杯換盞,而非留在同齡人的席面上與他們談笑風生。或許不是談笑風生,據(jù)說他讀書涉獵甚廣,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那些哥姐們在聽他說話。
云和是最小的一個,卻也是最覺得與他親近不來,而且高皇后明顯也不喜歡他,說話總是夾槍帶棒的,身為高氏女,還是應當遠離他為妙。
所以當皇后宴罷領著宮嬪親眷到后園游玩猜謎時,云和特意沒跟著皇室宗親們一道,獨自跑到大人的衣裙邊,代替母親去夠燈籠的燈謎。燈謎的獎勵是一塊花紋精致的玉佩,玉石在富貴之家算不得什么稀罕物,可對于小姑娘而言,憑自己能力得到的獎勵足以勝過萬千珍寶。高云和將那玉牌拎起來看了又看,紅色結繩吊墜著的玉在月光下通體生輝。余光隱約感覺有人向這里看來,她將那玉捂起,回頭去瞧那人,卻是那小殿下迅速轉身離去的背影。他手上攥著的東西看不清楚,可和她的玉一般,露出了一段紅色的結繩。
云和忽然不想要這玉了。而她一貫優(yōu)容有度的堂姐正略微失神地去看小殿下與她錯身而過的背影。云和從詩中讀到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雖不知窈窕君子可否也能被淑女求之,她卻很樂意幫姐姐一把。于是她將自己的玉佩送到姐姐手里,告訴她月老有紅線,云和有玉佩。所以在展示禮物時眾人直呼巧合的玩笑里,姐姐繾綣的目光愈發(fā)深意。她本就不愿入宮,高皇后也不情愿有人分去自己的寵愛,對于這個不親近的妹妹的心思,她樂得順水推舟,若是周生辰點頭,高淮陽便是做個皇子妃也無不可。但云和還是料錯了,那小殿下偏偏是個不解風情的榆木腦袋,他不知從那尋來個盒子,將自己的玉佩奉上,他素來不恤禮法,今番倒是比誰都要客氣
小周生辰好彩當成雙,這另一塊玉佩,自也當歸佳人。
這是高云和在南朝擔驚受怕的歲月里輾轉反側時唯一能從他們的交集中找到的陰差陽錯,不能宣之于口的感情早在不經(jīng)意間就已經(jīng)注定了結局,只是那時候她還沒有注意到,那身懷六甲、殷勤跟隨在皇后左右服侍的戚貴嬪,她附和著皇后的陰陽怪調,慧黠的眸子里閃爍著意味不明的光
戚太后是啊,佳人配貴子,如此才算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