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冷聲道:“其實,能有幾番像阿寧,也算是你的福氣?!?/p>
“是嗎?”
“究竟是我的福?還是我的孽?!”
“何止是陛下錯了,我更是錯了!”
皇帝看向她,“你想要什么?”
鄭繁卻是哀傷的吟道:“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shāng湯shāng湯,與君長訣!”
皇帝聽罷,再沒有什么挽留的想法,轉(zhuǎn)身淡淡道:“既然如此,朕記得你是平陽縣人,那你便即日起,便去平陽宮吧,往后無故不得出入此宮。你就在那里待至老死吧?!?/p>
因為皇帝將那平陽宮封宮,時人皆稱平封宮。
胡亥聽到這里,抿著嘴,大寫的無語,額頭甚至冒出一個兩個三四個黑色十字小花。
他繃著臉走到朱元璋面前,伸出手。
原諒他,現(xiàn)在實在是不想說話。
還是他自己看劇情吧,自己看的快。
—
去平陽封宮的路上,鄭繁卻得到了前世所嫁今生妹夫蒙鹽的愛慕,許是得不到的才是好的,她又想起前世蒙鹽有一段時間也對她很好。
于是孤男寡女干柴烈火,兩人今生又勾搭在了一起,有了私情,甚至珠胎暗結(jié),只等蒙鹽想法子制造異常意外,讓她假死脫身,與蒙鹽一家三口幸福在一起。
之后,皇帝突然要對匈奴出兵,有人誤傳蒙鹽戰(zhàn)死之死訊。
此時,鄭繁生下一女,看著與前世阿嬌一模一樣的小臉,她歡喜極了。
但她先前與蒙鹽什么都沒有顧忌就在一起導(dǎo)致女兒的身份比之前世顯得十分尷尬,她深覺愧疚,為了改變前世女兒的命運,想要女兒今生獲得幸福,她重新給女兒取了個名字,喚做“君孺”,希望女兒能有一個新的開始和美好的未來。
蒙鹽戰(zhàn)死的消息傳來,鄭繁抱著女兒哭得聲嘶力竭。
她的女兒剛出生沒有幾日,怎么就沒有阿父了?
她聽人說皇帝這是終于容不得蒙鹽是以讓前方將士設(shè)計讓蒙鹽戰(zhàn)死……
鄭繁終于想起自己重活一世似乎還不如前世,她強打起精神,立下誓言一定要為“夫”報仇,費盡法子,在竹簡上寫下一首又一首情詩,希望皇帝重新念起昔日情誼能派人將她重新接回咸陽。
皇帝似乎也一直對她念念不忘,如今她主動服軟,皇帝也順著臺階下了。于是又恢復(fù)了她的良人位份。
臨回宮前,她將女兒無奈悄悄交托給庶妹鄭隱和衛(wèi)季夫妻,從此,女兒不叫蒙君孺,而叫衛(wèi)君孺,對外說和兒子衛(wèi)長君一起出生的,是一對龍鳳胎。
鄭繁心底藏著對前世夫君今生情人的愛戀,重回宮中,再度與皇帝重歸于好。
后鄭繁生下龍鳳胎,皇帝大喜,大筆一揮封她為夫人。
隰桑有阿,其葉有幽。既見君子,德音孔膠。
四皇子便叫嬴幽,公主便名嬴孔膠,封號太平。
此后,鄭繁親族被皇帝重用,不單單是鄭氏,就連其庶妹嫁的衛(wèi)季也得到皇帝青眼。
可造化弄人,十五年后,一次庶妹鄭隱帶著衛(wèi)長君和衛(wèi)君孺一同進宮,讓鄭繁與君孺母女相見時,卻被皇帝撞見,也不知是否察覺到衛(wèi)君孺身世異常,提出想讓衛(wèi)君孺做三皇子嬴榮的皇子妃時,卻被鄭繁驚慌阻止。
“怎么可以讓這兩個孩子結(jié)合呢?他們可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鄭繁第一反應(yīng)便是如此。
鄭繁都如此,鄭隱怎么可能不被皇帝的突發(fā)奇想嚇一跳?
姐妹二人感情那么好,卻雙雙抗拒親上加親,皇帝意味深長的掃了一眼這對姐妹,皇帝的態(tài)度讓鄭繁心里惶恐不已。
待胡亥離開后,她因為心里有鬼百般猜忌,心里覺得不管皇帝是否可能發(fā)現(xiàn)了她曾經(jīng)與蒙鹽的私情,但今天她的反應(yīng)卻太古怪,怕是皇帝離去后會生疑心。
她不敢賭皇帝是否會生疑心的可能,為求自保,她連忙讓庶妹鄭隱帶著兩個孩子離宮后通信告知于蒙鹽,而后冷眼旁觀蒙鹽弒君。
秦二世胡亥崩后,蒙鹽派兵嚴守皇宮,先是找曹參去秘密商量燒毀二世曾寫好的“待山陵崩后讓太子泩登基”的詔書,而是謊稱曹參在夜間臨時接受了二世遺詔,因太子泩密謀造反,廢掉嬴泩的太子之位,改立皇三子榮為太子,繼承大統(tǒng)。
蒙鹽手里有兵,不給任何人反應(yīng)的機會,直接帶著一支隊伍就將東宮包圍了起來。
東宮驟聞此噩耗,帶著一隊東宮衛(wèi)尉狼狽的逃走,逃難人員有東宮太子妃魯元、皇長孫嬴祚、皇長孫妃楚王韓信幼女韓夫人、皇長孫嬴祚與韓夫人襁褓中的子詢、其他十幾位皇孫皇孫女、當然還有太子的鶯鶯燕燕等眾。
最后,東宮到底兵力不足,太子泩、太子妃魯元公主夫妻雙雙被迫自殺。
皇長孫祚與妻子韓淮兒在長安同時遇害。
太子泩其他侍妾及兒女皆被射殺。
唯有襁褓中的嬴詢逃過一死,被收系在長安的官獄里。
蒙鹽幾乎殺盡了太子泩這一脈,強勢扶三皇子嬴榮為帝,百官沒有什么反對。
大秦皇子成年后很悲催,會被皇帝趕出宮自己養(yǎng)活一大家子,至于想要俸祿就自謀生計,但二世吸取了始皇帝養(yǎng)孩子的教訓(xùn),沒有讓他們一直在咸陽當米蟲咸魚的打算,將成年的兒子趕去地方做官,本來大秦就缺少官吏,一個個都去干活去吧!
所以二皇子恒成年后便去了晉陽做官;三皇子其實也到年齡了,但因為鄭繁一直不舍,一拖再拖,還沒來得及動身。
皇三子榮根本就不清楚因為親娘怎么和大將軍蒙鹽有了這般關(guān)系,甚至配合默契突發(fā)政變,皇位就這樣以極其不可能的微弱概率落到了他的頭上,但他并沒有多感謝蒙鹽,反而很防備蒙鹽。
實在是蒙鹽這行為太惡劣了!
趙高當初只是矯詔,再加上慫恿秦二世將所有的兄弟姐妹們都殺了,但是蒙鹽他們卻是直接屠龍!
明明蒙鹽曾經(jīng)在秦亡后先是在老秦人心中失去了仁愛、在燕趙韓楚等地失了信義,按理說根本沒有什么士兵愿意跟隨他才是。
但或許這就是女主光環(huán)對深情男配的影響吧?
讓蒙鹽帶著人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手段極其干凈利落的將太子泩一大家子殺了個干凈。嗯,除了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
正因如此不合常理,所以嬴榮對蒙鹽更防備了!
他曾不知道因為什么殺了先帝,安敢說他哪里做的不符合蒙鹽心意再大庭廣眾之下再殺一個他?
從一開始坐上皇位開始,嬴榮就坐臥難安。最糟糕的是滿朝幾乎都聽的是太后和大將軍的擁蹙,放眼望去,竟沒有忠心于新帝的臣子,這讓嬴榮如何安心?
嬴榮對他的疏離和繃緊的神色這一切都被蒙鹽看在眼里。
許是皇帝嬴榮對蒙鹽冷厲警惕的眼神喚醒了蒙鹽一直以來埋在心底里對他親爹秦二世的仇恨——蒙家全家被殺的仇恨,直至今日他依然不能忘懷??!
這一次,蒙家決不能再因皇帝的猜忌受難!
蒙鹽先下手為強,直接進宮找到鄭繁,讓嬴榮“病逝”了,皇帝在皇位上甚至沒有一年,無子。
皇帝暴斃而死,甚至極有可能還是太后動的手,這怎么不讓朝臣們越發(fā)膽戰(zhàn)心驚?!皇家果然沒有親情呀,面對至尊之位,什么夫妻、母子之情都拋之腦后。
有些大臣甚至腿都在打哆嗦,他們只能安慰自己,目前做大秦的臣子還很少因為皇位之爭波及遭殃到臣子的。
蒙鹽又火速的扶秦二世的第四子,也就是鄭繁的小兒子嬴幽為帝。
此時,嬴幽不過才十六歲。
大秦又歷來有太后垂簾干政的傳統(tǒng)。宣太后是個有本事的女政治家就不說了;戰(zhàn)國大魔王昭襄王嬴稷嬴小米的兒媳婦兒華陽夫人也很好的繼承了楚女的好權(quán)勢的傳統(tǒng),子楚通過認母就這樣成為了安國君的繼承人;始皇帝年少未成年登基,其母趙姬把持朝政。
鄭繁自從成為大秦太后之后,一直覺得自己也不輸給這些前輩。
畢竟就連趙姬那個愚蠢的女人都能掌控秦國,她鄭繁自認是宣太后那樣的女人,只要她權(quán)勢在手,絕不會落得趙姬那樣的下場!
大兒子不聽話,一點都不孝順她,總是頂撞她,而且還是她最恥辱之時生下的孩子,即便她三年后復(fù)仇歸來,但兒子那段時間卻被胡亥養(yǎng)在了膝下,跟她這個生母根本就不親!
若不是因為他是她名下的長子,皇位怎么可能白白送給這個自小到大都被二世養(yǎng)的父皇長父皇短的大兒子。
還是小兒子好啊,被她刻意養(yǎng)的驕弱,小兒子嘛,只需要乖乖巧巧的聽父母的話、討好父母開心就行了,不需要像他三哥一樣那么有主意。
安安分分的坐在皇位上,等他加冠禮了在給他找?guī)讉€貌美的女子給她生十個八個的孫子孫女,富貴安樂的就像昭襄王一樣,等她老了再將朝政交給他就是,這生活多輕松呀。
是以,當蒙鹽冷著臉來找她說皇帝在前朝幾次三番反駁他讓他下不來臺后,鄭繁當即面色煩躁盛怒的說,“皇帝不聽話,這不是對你甩臉子,這是在對哀家不滿呢,嬴胡亥真是養(yǎng)了個好兒子!既然他如此不知感恩,那就別坐這個皇位了,反正哀家又不是只有這一個兒子!”
鄭繁弒君也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就連秦二世那樣的雄君她都沒帶怕的,更何況還是一個少年皇帝呢?
她直接帶著她手下的得力宦官中行說(zhōng háng yuè)還有其他宦官宮女等人毫不遮掩的闖進了皇帝的寢宮。
當夜,皇帝被毒酒折磨的痛苦地恨恨的瞪著母親的方向沒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