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非殿一派肅穆,殿門口站著兩排侍衛(wèi),個個配著手持長槍,腰跨配劍,馮異闊步走進(jìn)殿中,就看到劉秀,旁邊坐著鄧禹,桌案上擺了一些酒肉,馮異剛想向劉秀施君臣之禮,... 更多精彩內(nèi)容,盡在話本小說。" />
卻非殿一派肅穆,殿門口站著兩排侍衛(wèi),個個配著手持長槍,腰跨配劍,馮異闊步走進(jìn)殿中,就看到劉秀,旁邊坐著鄧禹,桌案上擺了一些酒肉,馮異剛想向劉秀施君臣之禮,就聽到他鏗鏘有力的聲音響起:“這殿中只有我們兄弟幾人,施什么俗禮,還不快點入席?!?/p>
得劉秀如此親厚,馮異也不客氣的坐了下來,與劉秀鄧禹舉杯同飲。
此情此景,讓昔日在戰(zhàn)場上,結(jié)下莫逆之交的生死兄弟,趁著酒興回首往事,竟一一浮現(xiàn)在眼前。
仿佛又回到那個肆意豪邁,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時候。
酒喝到一半,馮異這才想起剛剛的事情,借此向劉秀道:“陛下,我今日前來進(jìn)宮,不小心擾了陰貴人,還把陰貴人的錦鯉給抓了,說是給陛下燉魚湯,不僅欺瞞了陰貴人,而且還用了皇上的由頭,還請陛下降罪?!?/p>
鄧禹可是門清,這幾條錦鯉,還是陛下賞賜的,當(dāng)時他還在場,如今甚為馮異擔(dān)憂。
劉秀眼中浮現(xiàn)笑意,緊盯著馮異一會,才不緊不慢的說:“抓了就抓了,無妨,若是你當(dāng)真喜歡錦鯉,我派人往你府中多送幾條?!?/p>
劉秀話音剛落,就聽見外面的近侍在殿外的聲音傳來:“二皇子現(xiàn)在不能進(jìn)去……”
可是劉輔卻不管不顧,畢竟一人做事一人當(dāng),他思來想去,陽夏候與陰貴人的對話,還借了他父皇由頭,才搪塞了過去,可瞞得過一時,瞞不過一世,事后陰貴人肯定會向他父皇說,陽夏候只有先行承認(rèn)才能自保,這件事是他做的不妥當(dāng),只好前來認(rèn)錯,免得殃及了陽夏候。
在與近侍的推拉中,殿中的門無意中被劉輔撞開,看著殿中的幾人,劉輔訕訕的站起,不自然的摸了摸鼻子,硬著頭皮朝里面走去,近侍在這時悄然退了下去,等劉輔走得離他們有數(shù)十步距離,朝他父皇施了禮數(shù):“兒臣見過父皇?!?/p>
劉秀甚為清楚,他的二兒子最守禮數(shù),被郭圣通帶的極好,如今這般大肆胡鬧,又?jǐn)_了他的雅興,當(dāng)真讓劉秀怒火漸起,本想輕斥于他,但又礙于鄧禹和馮異在場,只好正了正聲音:“起來吧,你到底有何事來找父皇?!?/p>
劉輔仍然跪在地上,低著頭,眼睛不停的東瞅西瞅,然后鼓起勇氣道:“兒臣不能起來,因為兒臣犯了錯,母后曾經(jīng)對兒臣說過,犯了錯,就要一人做事一人當(dāng),不該禍憐別人,兒臣捉了陰貴人的魚,還連累了陽夏候替兒臣遮掩,為此兒臣特來向父皇請罪?!?/p>
認(rèn)錯態(tài)度良好,可他卻不知,此事已經(jīng)被劉秀一筆帶過,甚至不予追究。
從這件事劉秀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們對于詔書事件,表面上沒說什么,暗地里都非常在意,否則以劉輔性子,怎會做出捉錦鯉行徑。
若他再以此事處理了劉輔,那就相當(dāng)于昭告天下,陰麗華是他心尖上的人,那皇后的地位就不可同日而語。
本來兩個人的感情,在劉秀看來才稍顯緩和,若此事一出又該降到冰點,如此也只能裝愣的圓了過去:“朕這幾天本來就饞魚,與陽夏侯無意中說過,陽夏侯才誤捉了錦鯉,你不過好心幫襯,又有何罪。”
這般帶過,鄧禹都暗中拍手叫絕,不愧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