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自建武十五年下達度田政策,將近一年期間,政策頗為順行,在眾人都沒有預(yù)料的情況下,劉秀竟然查出各地州郡官史存在欺瞞,并讓他發(fā)布的詔令變了味,進而歪曲事實... 更多精彩內(nèi)容,盡在話本小說。" />
劉秀自建武十五年下達度田政策,將近一年期間,政策頗為順行,在眾人都沒有預(yù)料的情況下,劉秀竟然查出各地州郡官史存在欺瞞,并讓他發(fā)布的詔令變了味,進而歪曲事實,引得百姓呼聲喊地,怨聲載道。
各州郡的官史,為了防止百姓的呼聲被皇帝察覺到,居然用酷刑平民憤。
劉秀當(dāng)場被氣的多年頭疾犯了,等病稍顯好點,為了達到震懾效果,劉秀決定殺一儆百,把名聲最望的,并參與此次事件大司徒歐陽歙,將他下獄處死,舉家監(jiān)禁。
彼時朝野動蕩,眾人無不嘩然,但隨著大司徒的死,全都岌岌可危,尋著保身法。
可并沒有奏效,又接連數(shù)十人官史全都處死,這些人都是參與此次中心的核心成員,剩余的跟隨者都進行了刑罰,或予以免官處理。
就是因為這樣,風(fēng)波愈演愈大,世家豪強群情激憤,劉秀的皇位,又開始在風(fēng)雨中飄搖。
這件事情聲勢浩大,作為皇后的郭圣通自然也知曉,私下讓錦葵找來了鄧禹。
二人此時也正在為那件事情探討。
郭圣通眉目緊皺,頗為煩憂,等鄧禹再次提起,被處死的大司徒歐陽歙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眸中閃起異樣的光芒,直直的看向鄧禹:“你說現(xiàn)在好多人為大司徒一家請命,這件事本宮也聽說了,為此本宮有一個想法,還望你告知陛下,陳元不是上書了,就讓陛下借著這個由頭,把大司徒一家解除監(jiān)禁,甚至把歐陽歙尸身送回歐陽家,再賜一副上好的棺木,并把他的印綬回贈,不僅如此,還要安撫好他的夫人,本宮有一些上好布料,讓陛下贈給他的夫人?!?/p>
這令鄧禹不得不佩服皇后的睿智,雖深知此事不能完全解決,但確實能解燃眉之急,武力鎮(zhèn)壓確實能夠起到效果,但是會讓人愈來愈反叛,若用懷柔再加上武力的相輔相成,恩威并施才會起到最大的效果。
鄧禹對于郭圣通算是心悅臣服,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皇后,能夠為帝王分憂,能夠為百姓解憂。
但唯獨鄧禹沒有想到,此時站在他面前的,不僅是昔日的郭圣通,更是在天地初開時,也曾領(lǐng)兵親自截殺魔軍的蜀錦。
現(xiàn)在的事情與昔日她與魔族的斗智斗勇相比,著實算不了什么。
鄧禹站起身來,朝著郭圣通行了一個臣子大禮,義正言辭的言道:“臣定不負(fù)娘娘所托。”
說完就轉(zhuǎn)身離開長秋宮,向卻非殿走去。
待他走后, 郭圣通又把流蘇和錦葵喊來問道:“陛下可是把陰識招了過去?!?/p>
流蘇暗中留意著,確實看見陰識被皇上,這幾天招進宮里,并且商議到很晚:“不出娘娘所料,陛下這幾日把陰識常常招過去,但是我私下聽說卻非殿的宮人私下議論,這次度田動亂,牽扯到陰貴人兩個皇子,分別是劉陽和劉蒼,好像是他們兩個的國相鮑永和王元,紛紛都與此件事情有關(guān)聯(lián),但是那些宮人,竟然還敢私下揣測圣意,說是那兩位皇子為了借機脫罪,故意用它們的國相作為遮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