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綬想要反駁,卻無從說起,這個事終究是她理虧在先。
她對不起馬皇后,也對不起陰豐,可她與陰豐的孽緣,也隨著她在陰府屢受折辱,和那一劍已然抵... 更多精彩內(nèi)容,盡在話本小說。" />
劉綬想要反駁,卻無從說起,這個事終究是她理虧在先。
她對不起馬皇后,也對不起陰豐,可她與陰豐的孽緣,也隨著她在陰府屢受折辱,和那一劍已然抵消。
當(dāng)初,劉綬才幾歲的年紀(jì),就從北宮接到了南宮,住在了卻非殿,遠離了她的母后,剛?cè)ツ嵌螘r間,她整日哭鬧,哭著要找母后,有時她的父皇拗不過她,才帶著去北宮,直到她慢慢習(xí)慣,去北宮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少,唯一能讓劉綬得以安慰,是她的兄長和姐姐們,可以時不時來探望于她,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注定了她與劉莊這段不合乎人倫的孽緣開始。
原本光武帝劉秀的初衷,是想給小女兒找個靠山,讓她安安穩(wěn)穩(wěn)的過一生。
故而開始把小劉綬推給劉莊,讓劉莊親自陪她玩,甚至教其學(xué)識,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她雖與劉莊同父異母,但劉莊卻對她是極好,一度超過了他的同胞姐姐。
就連劉綬的五哥劉康,都經(jīng)常吃味的說,好了,妹妹被搶走了。
直到劉綬的親生母后郭氏去世,引起了一樁血濺靈堂的案件,而她的二哥差點血濺當(dāng)場,她苦苦哀求她的父皇,也沒能改變什么,那時候的小公主劉綬,才猛然意識到高位者的可怕,讓她的內(nèi)心開始種下恐懼的種子,而這顆種子將要發(fā)芽的時候,她成仙的母后,竟然來到朝堂,她的父皇才放過二哥,也讓劉綬潛意識認(rèn)為,只要她被掌權(quán)者寵成心尖上的人,也是可以改變生死的。
在這不久后,光武帝劉秀把他的小女兒送到了東宮居住,在臨去之前,劉秀把小女兒叫到身邊,對她說一定要和四哥好好相處,只有依靠你四哥,就算父皇有一日不在了,你也能長久的生活下去,切記除了你的哥哥姐姐們,只有你四哥才是你的靠山,就是因為得到了這種囑托,劉綬比以往更加粘著劉莊,無論是吃飯,還是他在卻非殿同父皇商議正事。
就這樣,她不僅博得了四哥的疼愛,更讓那些四哥的妃子們,也開始逐漸討好她。
或許二人形影不離,太過親密,劉莊逐漸意識到什么,竟開始躲避著她,這讓劉綬產(chǎn)生了危機感。
只好除了朝堂以外,走到哪就跟到哪。
直到她年芳十四,雖不比她梅花姐姐和紅夫姐姐繼承母后的仙姿玉貌,但也出落的亭亭玉立,又繼承了她母后郭氏儀靜體閑,加上她是皇室的公主,北宮五王的親妹妹,還有太子哥哥與父皇的獨寵,自然成了上京許多達官顯貴要求娶的對象。
原本在劉秀的計劃里,還想再留小女兒兩年,沒想到封禪過后,經(jīng)過如此長途跋涉,原本就在病中的他,病情愈發(fā)嚴(yán)重,就連太醫(yī)都通知了幾次病危,不得不開始為女兒挑選夫君,讓她能夠遠離皇宮,最后他思來想去,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就把女兒嫁到了陰家,想著在朝臣眾目睽睽下,任它陰家也不敢對公主怎么樣,也就是在這一年,劉綬嫁給了陰豐,當(dāng)今皇后的侄子,太子的表弟。
劉綬就開始備嫁,也是頭一次很多天,沒有像小跟班一樣跟著她四哥,而她的四哥也沒有來見她,只聽聞身邊的侍女說,四哥在給她準(zhǔn)備豐厚嫁妝,劉綬并沒有多歡喜,反而一種惆悵,油然而生。
最終在大婚的前三天,她許久未露面的四哥,就在那個夜晚,進了她的房間,把它緊緊摟在懷中。
劉綬當(dāng)時還以為四哥舍不得自己,生出一股子竊喜,覺得自己在四哥心中甚為重要。
不知為何,我竟然寫起了骨科,還是劉綬和劉莊,直接當(dāng)場覺得自己瘋了,但還是鬼使神差的寫下去,一點都控制不住自己。
既然如此,直接寫下來了,最后就越寫越多,所以我打算把它倆之間的故事,在這幾章寫上,也算是一種be的圓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