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秋楓,吃螃蟹,飲秋茶,秋邊釣。”這應該是寒露時節(jié)的四大美事,總有一項能配得上我們關(guān)于秋天的心情。
漢江上整日迷蒙著一層霧色時,天涼了下來。一場久違的雨絲交織在寒露時的空氣中,日月有了濕漉漉的感覺。
換上鵝黃色厚厚的絨衣,深秋的味道濃烈起來。中國古老的二十四節(jié)氣像一部打開的秘籍,任由我在其中采掘與探秘。
無意識中從白露開始就在關(guān)注茶與節(jié)氣的結(jié)合,白露的陶碗與小青柑,秋分的普洱與汝窯,到了寒露我終于明白,有一條路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我的文字里。
順著自己內(nèi)心對節(jié)氣的感受,我把文字鋪成一道茶席,擺上各種時節(jié)的茶與茶器。有人曾說:“寫作是一種宿命,該寫什么,要寫什么是注定的?!?/p>
在寒露時節(jié),有的地區(qū)有喝寒露茶的習俗。據(jù)說寒露茶具有一股獨特甘醇的味道,口感平和溫厚。
南方賣茶的友人在寒露當天,寫下“一年之茶在于秋”。常年經(jīng)營茶葉的她會把各種茶調(diào)制出許多不同的喝法。
“一年之茶在于秋”,大概與寒露茶有關(guān)。寒露前三天與后四天采摘的茶葉謂之“正秋茶”,秋茶又以正秋茶為佳。寒露采摘之后當年的最后一批茶就到此為止,想要采摘新茶只能等到明年。
這是比較專業(yè)的一種關(guān)于寒露茶的說法,常人在寒露時節(jié)泡出的不同茶湯,我們也通稱為寒露茶。
“一茶靜秋?!泵總€節(jié)氣來時,總有一道茶適合它。此時寒氣加重,更多的是用熟普,老白茶,陳皮,紅茶為主要的材料。
俗話說:“紅茶暖胃,普洱暖身,白茶暖心?!睂懽鲿r一壺茶是離不開的,由此延伸至每日總會在茶中虛度一些光陰。
早些年在行走各地時帶回的茶器,在后來的日子里成了手中的寵品。我一直感謝自己對行走與寫作的摯愛,它們使我終生受益。
窗外冷風涼雨還在繼續(xù),尋出一種上壺下杯的茶具備茶。一茶一盞中都藏著無盡的詩意與遠方,這個從景德鎮(zhèn)帶回來的柴燒茶器,自然樸素的深褐色,還殘留著一些泥土的味道。
不同一般茶器的是,它還配著一個佛手聞香杯。顧名思義聞香杯是用來聞茶香的杯子。狹長,呈直筒形。
一整套茶器精小卻不輕浮,反倒是讓人的情緒沉淀下來。剛好前幾日買的桔子,去皮后保存在桌面,順手放一片桔子皮在紅茶里泡出來的茶香余味又長了一絲。
“茶煙輕熙以熏月,柿紅桔綠寒露茶?!边@樣的句子就著一杯茶湯入口,不知是詩句熏染了茶色,還是茶湯浸潤了詩意。
輕握聞香杯,緩慢地任憑時間在手中流逝。有些時光就是要用來虛度,過于繃緊的節(jié)奏不利于身心健康。
白居易在《山泉煎茶有懷》中寫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于愛茶人。”臨泉煎茶,也是古代文人們的一種雅趣。山泉汩汩流動,去除心底塵埃,端起一碗茶湯,找一個說故事的人。
心境的形成源于自己對生命的態(tài)度,松弛有度的生活才能造就不焦躁的心態(tài)??旃?jié)奏的城市,我們身居高樓之中,能用一杯茶來消除心底的焦慮便是好方法。
“茶,人在草木中。”一茶一世界,一花一菩提。此時的自己更多的是與自己相處,而忘卻了世事之煩憂,再也沒有放不下的人與事。
平復一下心境,再去解決一些難解之題。或多或少給自己了一個思考與緩沖的時機,這也是一杯茶的功效。
翻出書柜的《茶經(jīng)》,上面一句“茶,南方之嘉木也。”“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遍L期喝茶的人,總會生出一股清雅之氣,常年沐浴在草木的清香中心態(tài)也變得溫和許多。
中國人愛茶,是有脈絡的?!疤拼氩?,宋代點茶,明清泡茶,當代飲茶。國人對于茶事的重視使得茶文化與茶的藝術(shù)逐漸形成了中國所獨有的,讓世界驚艷的一門美學?!?/p>
一茶一季一器,一人一書一湯。再多的困擾也被撫平,再多的憂愁也被它溶解。暫且在一壺茶里清心明目。
心若清明,身體健朗。臨濟義玄禪師有句禪言,“無事是貴人,當莫造作,只是平常。”也就是說心中無事就是上乘日月,不再有愛恨的執(zhí)著,就會放下一些難解的心結(jié)。這種淡泊自在的心性,也是一種自性圓滿。
喝茶,一是為了解渴,二是為了滋養(yǎng)。一內(nèi)一外的修復與潤澤,人也就清爽許多。沒有什么放不下的人與事,真正需要與自己和解的是自己的內(nèi)心。
這也許正是茶與人的共識與共性,人與自然的共生。寒露時節(jié)的紅茶里,帶著一股深厚的甘醇,那是因為一個人走過了前面的艱辛與坎坷,后面的生命里就會自修圓滿。
起身去陽臺上剪下一枝玫黃色的月季,這些植物無形中開出的一朵花,泡出的一杯茶,把我的時光籠罩上一道光輝,我行在其中的心靈從此四時溫柔。
如果說寫作是一種宿命,我用文字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生根,與之相匹配的所有事物都成為寫作的源泉。一條山泉從外向內(nèi)流淌,終年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