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如流水的碧葉,沖上冒著青煙的熱水,在茶葉的翻轉(zhuǎn)中,水被翠綠渲染,最后慢慢沉落。在裊裊輕霧中,一碗清香四溢的茶就誕生了。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除了飲酒以外就是品茶了。大文豪蘇軾曾寫:“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痹跓o人而又靜謐的夜晚,誰又不曾想舉杯茶,與月交心呢?“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闭癜拙右姿f,愛茶可以是沒有任何理由的。愛的就是那淡泊的清香,那醉人的悠長?!吧倘酥乩p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茶葉就如同思念一般,在離別時(shí)成為一種寄托,深得人們的感慨。茶之傳承延之到今,作為待客必品,更是為此有了個(gè)養(yǎng)生之法。茶本身益處頗多,作為現(xiàn)代人,懂得的人,每天一杯茶。茶可抗氧化和延緩衰老,可增強(qiáng)免疫力,茶中含的茶多酚能降血脂,可以減肥,護(hù)腦,降血壓以及促進(jìn)新陳代謝。茶之功效如此,卻還是被當(dāng)作最為普通的存在。也許正是這最有用,卻最樸實(shí)無華的精神,讓文人墨客爭相為它譜寫詩篇。我國茶文化精神博大精深,將茶主要分為六大類: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烏龍茶。春天坐在門口看百花盛開時(shí),不妨來一杯綠茶。夏季蟬鳴時(shí),不妨來一杯黑茶。聽秋風(fēng)悲鳴時(shí),不妨來一杯黃茶??窗籽┘婏w時(shí),不妨來一杯熱騰騰的紅茶。與老友相聚,也要來上一杯烏龍茶。茶自古以來都是炎黃子孫的隨身之物,《茶經(jīng)》這本書就是由博大精深的茶道編寫出來的,作者為唐代茶學(xué)家陸羽。這是介紹關(guān)于茶的歷史源流、現(xiàn)狀以及飲茶技巧、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這本書汲取了中華上下5000年的茶道禮儀,更是好茶的一種傳承與發(fā)展和對(duì)中國茶文化的推動(dòng)。經(jīng)過5000年的茶葉消費(fèi),我們感嘆于這種香氣從最初的山茶花,加入柑橘和鹽,流傳至外地,一直到唐朝,茶才被賦予了中國特色。到了宋明,茶變?yōu)楦蝗撕鹊臇|西,后來無數(shù)人根據(jù)茶寫了散文詩篇,最終變成了一種禮儀。茶在眾生的心里有不同的味道,用靜水煮沸的新茶,在唇齒間回繞。品后,有人似覺苦若人生,也有人覺得淡如清風(fēng)。茶不如酒烈,不如水清,但卻有不拘一格的味道。生活亦是如此,先苦后甘。
茶,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剪黃蕊色,婉轉(zhuǎn)曲塵花。夜色邀陪明月,晨前喜對(duì)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夜晚,沖上一杯茶,看著茶葉從干癟慢慢地飽滿起來,在杯中翻滾著。熱騰騰的水汽中夾雜著縷樓茶香,想著若有這樣一天,什么也不要愁,只是純粹地過著生活。又或者什么都不要多,一書、一茶足矣。那樣,我便可以做喜歡的事,讀往日傳奇的人物,讀遺傳千年的情感,讀孕育了百年的靈魂……我從天空乍亮讀到夜色濃密,不會(huì)感到孤單,口鼻間充斥茶香,靜靜地分享他們的故事;我從商周讀到明清,感受一代代的掌權(quán)者的智謀與才情;我從蘇軾讀到李清照,感受樂觀與凄愁……他們用自己的筆觸刻畫出自己的一生,借以讓后世懂得他們的喜怒哀樂。那,茶會(huì)陪我一起,在歷史的年輪里,翻閱,翻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