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阿糖離開小楓和阿渡之后,一個人慢悠悠的捧著著剩下的吃食走著。
她一只手吃著糖葫蘆,感受著酸酸甜甜的味道,看著周圍人群熱鬧的氛圍,只覺得人間真好。
奔波一天,又逛了會集市,凡間的靈氣不比天上,阿糖又沒有運用法術(shù)舒緩身體的疲勞感,自然是有些累了,便隨便找了家干凈的餛飩小攤坐了下來。
這餛飩的攤主是一個面善的老夫妻,穿著和西洲人束衣束服不太一樣的寬大衣袍,上面還掛著些補丁,頭發(fā)略有些花白,但可以看得出來精神頭都很好,小攤打理的也都井井有條。
趁著老阿公給她擦拭面前的桌子,阿糖把所需要的吃食說了。
“阿公,來一碗你們這的招牌餛飩!”
“唉,好嘞!姑娘你等一會,這就好了?!?/p>
等餐的功夫,閑來無事,阿糖也想多了解下西洲的文化,便和攤主聊了起來。
“阿公阿婆你們在這開了幾年的餛飩攤鋪了?看這周圍來吃的人這么多,味道想必一定不錯吧。”
聽到阿糖話中的夸獎,阿公的背挺得更直了,神色里帶著些回憶慢慢講述當(dāng)年的事情。
“二十年嘞,我們搬過來這里開始不知道該賣什么,到處碰壁,差點賣不下去了,后來也是誤打誤撞,沒想到這里的人挺喜歡我們家的混沌,就一直賣了”
“二十年?阿公阿婆不是西洲人嗎”
煮餛飩的阿婆接過了話茬,笑呵呵道:
“不是,我們兩個呀,都是澧朝人,當(dāng)初年輕不知道怎么的得罪了權(quán)貴,為了躲災(zāi),就來到了西洲?!?/p>
“當(dāng)初我們倆初來乍到,還不怎么懂西洲這邊的風(fēng)俗,經(jīng)常做錯事,冒犯人家,可是啊,這邊人好,知道我們倆是無心的,不僅好心告訴我們西洲的禁忌,以后還經(jīng)常來這里照顧我們生意?!?/p>
“時間久了,就在一個個熟客的幫助下,這餛飩攤做下來了,真沒想到,這一做,就是二十年?。?!”
聽到阿婆的感慨,阿糖點點頭,對西洲的印象感覺更不錯了。
幾人又東拉西扯的了幾句,終于,阿婆端著熱氣騰騰的混沌放在了阿糖的桌子上:“餛飩來嘍,小姑娘你快嘗嘗還有沒有澧朝的味道!”
經(jīng)過剛才的聊天,他們也知道了阿糖和他們一樣是從澧朝來的,這幾年兩國關(guān)系不好,他們好不容易才見到一個澧朝那邊的人。
見到兩人眼中隱含的期待,阿糖知道他們是想家了。心下暗自做了決定,待會不管到底合不合她的口味,都要給一個好的反饋。
阿糖 低下頭來,細(xì)細(xì)的吹了吹餛飩上冒著的熱氣,小心的吞入口中一咬,肉香頓時盈滿口腔,感受舌尖上的美味,阿糖眼前一亮,一口把它全都吞下了。
“很好吃,真的很好吃!和澧朝的餛飩一模一樣!”雖然她并未吃過澧朝的混沌。
“好,你喜歡吃就行,哈哈哈哈哈,我們啊,也沒什么拿的出手的,也就餛飩手藝還可以了,一晃離家二十多年了,這山高路遠(yuǎn),不知道以后還能不能回去了,和家鄉(xiāng)的味道差不多,就是我們的一份念想了!”
聽到這略帶沉重氣息的話,阿糖不知道說些什么,剛要安慰,那老阿公也仿佛知道阿糖的意思,笑著擺了擺手:
“這年紀(jì)大了,就是愛感慨了,小姑娘,你慢慢吃,我們不打擾你了。”
經(jīng)過剛才和阿公阿婆的談話,餛飩雖然沒有變味道,但阿糖卻覺得是怎么也沒有剛才的好吃了,人間的事情十事九悲,很少有真正不留遺憾的度過一生的,這是月老常說的一句話。
阿糖卻今日才對人間事初有感悟。
阿糖本就有些感慨,見對面的座位坐了一個熟悉的人,不由得更想嘆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