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
南京是中國興辦民用航空最早的城市之一,先后共修建過13個機場[113]。第一座機場是國民政府于1912年建設的小營機場,1927年于明故宮遺址建設明故宮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114]。1929年大校場機場建成,作為中國空軍訓練場所,設立了當時全國最大的靶場,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航空基地之一,也是當時設施最好的機場,抗戰(zhàn)前被定為中國最高級別的航空總站[115]。1931年4月在大校場機場創(chuàng)辦的中央航空學校被譽為中國空軍的搖籃[116]。1934年大校場正式辟為****,明故宮為民用機場。1956年7月南京民航遷至大校場機場,大校場改為軍民合用[117]。1997年7月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啟用,民航遷至祿口,大校場保留為****。2015年7月南京馬鞍國際機場啟用,大校場機場整體搬遷至此[118]。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是江蘇省和南京市的門戶機場,是國家主要干線機場、一類航空口岸[119],華東地區(qū)的主要貨運機場,與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互為備降機場,位列中國千萬級大型機場行列[120],是國家大型樞紐機場、中國航空貨物中心和快件集散中心,國家區(qū)域交通樞紐[121],已建成輻射亞洲、連接歐美、通達澳洲的航線網絡[122]。
此外南京還有南京馬鞍國際機場(軍民合用)、土山機場(****)以及若航南京老山機場(中國首家民營直升機場)[123]。
航運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航運中心[124],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125]。早在三國時就擁有軍港和商港,東吳時期這里已經“江道萬里,通涉五洲”;元代起是南糧北運起運港口之一;明代鄭和在南京港起錨,成為鄭和下西洋的基地港[126]。2013年《中國內地港口城市空間價值評估》報告中,南京位居中國內地第4,僅次上海、深圳、廣州[127]。
亞洲最大內河港口——南京港
南京港是中國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國家重要的主樞紐港和對外開放一類口岸[128],是華東地區(qū)及長江流域江海換裝、水陸中轉、貨物集散和對外開放的多功能江海型港口[129],長三角唯一實現集裝箱鐵路與水路無縫對接的港口[126]。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的建成,使南京港成為最深入內陸的國際型深水海港,也是中國連結全球的江海轉運綜合樞紐[130]。
地鐵
【主詞條:南京地鐵】
南京地鐵的前身可追溯到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建造的京市鐵路,南京是中國第一個擁有軌道交通的城市[131]。第一條地鐵線路于2005年5月15日正式開通,是中國內地第6個開通地鐵的城市[132]。截至2021年,南京地鐵共有11條線路、191座車站,線路總長427.1千米[340][133],構成覆蓋南京全市11個市轄區(qū)的地鐵網絡,南京是中國第一個區(qū)縣全部開通地鐵的城市,也是繼上海和廣州后中國第三個開通跨市地鐵線路的城市[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