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曹貴人,皇帝私心是不想讓她再繼續(xù)撫養(yǎng)溫宜。
畢竟只要一查就知道年嬪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大部分都有這位曹貴人的影子。
但是選誰,是個問題。
人選嘛,肯定要嬪為以上的。
皇后不行,就選他愿意讓她撫養(yǎng)皇后也不會上心。
齊妃更不行,齊二哈可不是浪得虛名的,有這么一位豬腦子的養(yǎng)母在,溫宜不被養(yǎng)廢了都算好的。
端妃身子弱,自己都病懨懨地就差一口氣了還有閑心去照看孩子,那就真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
二妃都數(shù)完了,那就到了二嬪,淳兒肯定沒那個耐心,自己都是個孩子哪里能照顧得了比她更小的溫宜。
那接下來就只有敬嬪了,仔細想想好像還真只有她能勝任撫養(yǎng)溫宜一事。
畢竟敬嬪性子恬淡,一向寵辱不驚,從不參與后宮的是是非非,只愿偏安一隅。
更何況皇帝可是清楚這人閑得無聊到把宮里的三百二十六塊磚來來回回數(shù)了個無數(shù)遍。
對于這一人選,皇帝十分滿意,因此當即便將敬嬪封為了敬妃,繼而撫養(yǎng)溫宜公主。
還在謀劃應該如何將溫宜要過來的端妃此刻徹底蚌埠住了。
皇上,你要不要這么急!
就不能在斟酌斟酌,公主的養(yǎng)母是那么容易就下決斷的嗎?
稍微等一等會死??!
然而皇帝表示:不聽不聽,王八念經(jīng)!
甚至為了防止曹貴人繼續(xù)作妖,直接一碗毒酒就灌了下去,對外就宣城突發(fā)心疾不治而終,而后便迅速地將溫宜的玉牒記在了敬妃名下。
速度堪稱一流。
然而就這破理由誰會相信,但不管別人信不信,皇帝肯定信了!
就這樣敬妃在什么都沒干的情況下成功將妃位和公主的撫養(yǎng)權給抓到了手。
敬妃都快樂瘋了,抱著小小軟軟的溫宜就是喜極而泣。
其貼身宮女如意再一旁看得是即心酸又高興,她們娘娘終于是苦盡甘來了!
年嬪事畢,太后又出來當攪屎棍了。
話里話外都是什么如今后宮子嗣稀缺,希望皇帝從宮外挑幾個大臣之女進宮當妃子。
皇帝:“……”
好呀,既然你非要找不痛快那么他干嘛還要手下留情。
于是只見他嘴角一勾,語氣溫和道:“皇額娘,你和隆科多的事朕隱忍不發(fā)已是孝順至極,可千萬別給臉不要臉啊!”
用詞雖然粗俗,但好歹有用不是?
太后氣得臉色微青,語氣生硬,裝聾作啞“皇帝這是說得什么話,哀家也是為了這大清的江山。”
皇帝對此嗤之以鼻,“皇后對后宮有子妃嬪下手的時候怎么不見皇額娘念著大清的江山?怎么?現(xiàn)在良心發(fā)現(xiàn)了?”
太后抖著唇,“你…你什么時候知道的?”
“很久了。所以皇額娘想說什么呢?”
“那純元……”
皇帝沒有出聲,太后只是看著他的眼神心徹底涼了半截。
“皇帝,哀家……”
只說了幾個字皇帝便驟然打斷,“皇額娘可要想好了,老十四、隆科多、烏拉那拉氏朕只保一個,皇額娘要選誰?”
磨磨唧唧半天,煩都煩死了,干脆開門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