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劊子手殺人案的有關(guān)的卷宗被趙南枝拿來了,遞給路垚。
路垚這是什么?
南枝劊子手殺人案的卷宗。
路垚字一多,我就頭暈想吐。
南枝怎么,許久不見,你還患上閱讀障礙了?
南枝懶得看就懶得看唄,找那么多理由干什么?我給你讀行了吧?
………………………………………………………………………………
民國初年,斬首改成槍決,人稱王一刀的劊子手失業(yè)后,無所事事,日日買醉。
民國四年一月三日深夜,王一刀在酒后偶遇一僥幸脫罪的殺人犯,言語間與犯人發(fā)生沖突,王趁著酒意將對方拖到陰暗處,一刀斬殺。
案發(fā)后,王一刀迅速被鎖定為兇手。然而,在追捕王一刀的過程中,接連發(fā)生了兩起斬首命案。由于此案遲遲未破,引發(fā)了市民恐慌。
警局巨額懸賞王一刀,隨后,在王一刀二月五日再度作案時,被一個臨時巡警,在香滿樓門前抓獲。
被捕后,連夜審訊,王一刀對殺人罪行供認不諱,毫無悔意。次日深夜,對他執(zhí)行了槍決。
少女的聲音綿軟動聽,好似不是在殺人案的卷宗,反而是在講什么好玩兒的故事。
………………………………………………………………………………
路垚也就是說,他是在殺第四個人的時候被抓的?
南枝確切說是在拋尸的時候。不過……
路垚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南枝第一個是僥幸脫罪的殺人犯,第二個是剛刑滿釋放的慣偷,第三個是鴉片販子,第四個,只是個教書先生。
南枝這前三個死者都有案底,第四個沒有。
路垚我看看。
案發(fā)當晚王一刀從相好家中出來偶遇了教書先生,兩人發(fā)生肢體碰撞,王一刀覺得被冒犯,當場將對方斬殺。
路垚前面三個罪犯都還挺正常的,第四個有點蹊蹺。
南枝我也覺得很是蹊蹺。前三起呢,是謀殺用大刀斬首,最后一起,沖動殺人,用小刀刺穿心臟。雖然都是用刀,但殺人手法不一樣,而且卷宗行文也有問題。
前面三起,都是第三人稱的客觀描述加上第一人稱的口述,其中占比大概是二比一。
到了最后一起,基本上就沒有了第一人稱的口述,全是第三人稱的客觀描述了。
南枝這第四起很有可能是被栽贓的或者嚴刑逼供。
路垚我可沒這么說。
南枝但你不就是這個意思嘛?
南枝那現(xiàn)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找到那個教書先生是否還有能聯(lián)系得上親戚朋友。
路垚對。
南枝那走吧。
路垚走哪?
南枝找楚生查人去啊。
路垚哦,走吧。
~~~~~~~~~~~~~~~~~~~~~~~~~~~
擺爛作者易子衿_屏幕前的小主們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這里的加更規(guī)則很豐富??? 點亮一個月會員加更1章? 點亮三個月會員加更2章? 點亮六個月會員加更3章? 點亮一年會員加更5章 ?打賞99個金幣加更1章 ?打賞199個金幣加更3章? 打賞500朵花花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