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十一有個前世,到目前為止,還算過的平平順順,絲毫不差,她的大姐姐楊玉嫁到定西侯家吃了不少苦頭,身心俱疲,年紀輕輕纏綿病榻,兩年后一命嗚呼,沒留下一兒半女,可憐自小被父母捧在手心奉為明珠,教導(dǎo)言行進退有禮,琴棋書畫樣樣不落人后,品貌周正,對她們這些姊妹溫柔呵護,從未嚴聲呵斥,只是嫁為人婦,墻內(nèi)如何自處,楊十一也愛莫能助。
后來,九姐姐楊雯被接了過去,成了趙連澄的續(xù)弦,日子過得比大姐姐時還要凄苦,等到她楊十一到了燕京,楊雯竟斷發(fā)出家當了姑子。
這趙家本是戰(zhàn)功顯赫的勛貴,祖上是成祖北伐的主將,凌煙閣功臣圖有他家一張,祖宗牌位前還供奉著成祖賜下的丹書鐵券,后經(jīng)幾世子弟紈绔家境大不如前,誰知祖墳突然冒了青煙竟然出了一個武舉狀元,就是此刻當家的趙家老侯爺趙世安,年輕時武藝超群,風(fēng)姿俊郎,又是武舉狀元,被圣上親叔叔上清王唯一的女兒明月郡主一眼相中,召為駙馬,夫妻伉儷情深,一連生了三個兒子,趙連清、趙連澄、趙連池。思來看去,確實是一出金榜題名才子佳人的話本子。
楊十一也是萬萬沒想到,這老侯爺趙世安比那陳世美、張生還要狠毒上三分。他原是有正配夫人,還生有兩個兒子,老大趙庭蘭、老二趙嘉樹。老侯爺趙世安為娶明月郡主,給糟糠之妻一紙休書,令其回了原籍,人說冤冤相報何時了,這大兒子趙庭蘭聰慧異常,如有神助,三年科考過關(guān)斬將,殿試對答從容不迫,皇帝大悅,自此青云直上,直至圣上突然駕崩,外戚武定王梁承言布告天下垂簾攝政,趙庭蘭殿前有功,以與韓妖后勾連之罪名,把趙連澄三兄弟下了天牢,楊家是親家,自然要連坐,害人家母子三人差點餓死,結(jié)下的恩怨可謂不死不休,趙氏兄弟也是為父母承受因果,燕京內(nèi)俱是紛紛是定西侯府劃清楚河漢界,楊十一當時正居住在楊家在燕京的宅子里待嫁,一夜之間被御史臺劉御史退了親,劉御史一家為保性命,連夜收拾行囊回了老家暫避風(fēng)頭。
和楊十一自小交好的楊老三家嫡女楊晴瞅準機會,大義滅親,爭取首功,密告楊十一與趙連澄的原配楊玉、續(xù)弦楊雯過從甚密,楊十一被收監(jiān),三日后便與趙侯一家被拉到菜市口砍了脖子。
上一世時間之短暫,風(fēng)云之詭譎,每每回想,令楊十一十分喟嘆命運之無常,因果之不虛,重生之后,楊十一特別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對即將面臨的危險,也有了自己的籌謀打算。
楊十一對趙家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并不是很清楚,即使是重活一世,也未必就比從前聰明上幾分能耐上幾分,目前她還是楊家宅邸里人畜無害的小庶女,人畜無害怎么說呢,容貌沒美到別人嫉恨的地步,琴棋書畫也沒精通到令父母多看一眼的程度,其他女孩子有的她都有,別人沒有的她也沒有,所以一直相安無事。
月例銀子的事倒是令楊十一有了警惕,宅門大院就是宅門大院,言錯行差大意不得。大夫人金氏一向與老三家相敬如賓,老三家上官氏是續(xù)弦,是南京江北人士,娘家有一個兄弟,在外省坐了知府高位,是在田地頭刨食的莊戶出生,一家子是咬著牙把唯一的兒子送進了村學(xué)的,等到兄弟高中成了清貴,議婚高不成低不就,上官氏被拖成了老姑娘。老三家原來的三夫人不知何事突然吞了金子一夜去了,丟下一雙兒女,慌里忙亂的,把上官氏娶進了門。
思來想去,楊十一也沒想通楊晴為何一定要置自己于死地,畢竟是同根支脈的姐妹,自小平常相處客客氣氣,未見有什么生死瓜葛。
況且,楊晴平生順遂,爹疼娘愛,又是嫡女,親舅舅上官棠升了直隸總督,當時來楊府提親的人家可謂絡(luò)繹不絕,嫁的人家是當今皇后娘家侄兒,夫家是光祿寺卿大夫,燕京來下聘,船只來了十幾條,宮里竟派了尚宮大太監(jiān),楊家姊妹十幾個,再沒誰有她的這樣十里紅妝。
而她楊十一,是庶女出身,借著嫡親姐姐們的夫家關(guān)系,和御史臺劉御史家長子下了定,這劉御史家從前是蔣妃生的藩王惠王家的長史,因為老母需要看護,回燕京賦閑了一段時間,圣上聽說也是有學(xué)問的人,召他到大京堂給勛貴子弟們講經(jīng),圣上很滿意,賜了京察御史一職,他有兩子一女,這長子剛中了舉人,楊家對這門親事說不上滿意也說不上高興,和其他兄弟姊妹相比較,不大好看。
就算嫉恨,也合該她楊十一嫉妒羨慕,恨死了這個十姐姐楊晴才是,楊十一想不明白也想不通。
“這些個女孩子都是好的,也都是自家孩子,公主命賞些個,都是眼下時興的料子和瓜果,釵子頭面是宮里花樣。”貴婦人松開楊燕的手,笑語盈盈。
張氏頷首微笑,“謝過公主賞賜,老身還請兩位貴人在公主面前美言,小孩子們勞煩操心了?!边@個親事也是苦了自己的寶貝嫡親孫女,趙家那個公主婆婆是當今圣上嫡親叔叔的掌上明珠,還是唯一的孩子,寵溺無比,傳聞年輕時候性子就很刁蠻,雖是老侯爺和楊老爺在時定的娃娃親,必是瞧不上楊玉的出身,平日里沒少作妖,令楊玉憂郁成疾,孕育艱難,白白要了她的命,為遮掩欺辱兒媳婦的丑事,這回子上門討要貴妾,竟打起嫡女的主意,饒是念佛多年,張氏心中也生了憤懣。
楊家祖上是南京金陵人士,中過進士,在宮內(nèi)掌管過黃冊子,開枝散葉,到了楊老爺這一輩,在金陵光祿寺掌管著宮里的木材消耗,原配夫人是時任江都總兵家的丁家長女,生了一女便撒手人寰,后來續(xù)娶了外放宮女張氏掌管中饋,張氏連生三子也就是現(xiàn)在的楊家老大老二老三,楊老爺捐了光祿寺員外郎,買了幾條船做起燕京內(nèi)運買賣,楊十一聽底下人說楊老爺長女出嫁時只金子頭面就有十副。而這丁家原是蔣妃娘家的一門嫡親表哥。
說來道去,是丁家可憐小女娃子剛出生沒了娘,又怕楊家續(xù)弦生了兒子丟了閨女,巴巴入宮央求蔣妃派個貼身人到楊家養(yǎng)育,這才有了張氏的去處。這張氏原是徽州人士,一大家子到南京投奔親戚,正值宮內(nèi)開了選秀,被親戚找門路送進了內(nèi)宮討個生路,如今都吃住靠著楊家,有看鄉(xiāng)下莊子的有看外省田畝的有看鋪面的,還有內(nèi)宅管事的,后輩小生俱進了學(xué),等著下場考舉。
趙家復(fù)雜,楊家也不簡單。
一下午在花廳端著身段,楊十一著實有些累,好在分到一些好看的金銀珠玉首飾,看了一眼,就被自家姨娘收走了,“這些個在我們眼里也是好東西了,不知道大夫人得討多少銀子對付這些賞賜。”雖然楊家對嫡庶女孩子教導(dǎo)一視同仁,但有些教養(yǎng)和見識嫡庶有很大區(qū)別,有些好東西楊玉見過了并不覺不稀奇,因為她母親有,而楊十一可就稀罕了,因為她家姨娘一輩子可能都沒見過。
楊十一從前還自以為九姐姐楊雯作為庶女,能去定西侯家續(xù)弦,是天大的福氣,如今想來,楊玉那樣的嫡女都未必能存活下來,楊雯又能有什么天大本事壓過楊玉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