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年月不詳,西江水勢滔滔,一尊木頭雕像在江水中浮沉打轉(zhuǎn),就是不隨江水而下。村中長者謂大仙有意在此安家,鄉(xiāng)民不敢怠慢,山野漢子上山下海自是家常便飯,吹捧之下自有三五名勇夫下水,順著江流游近,用繩索打上活結(jié),一套一捆一扣一牽,就把木雕打撈上岸。見多識廣的老儒生一眼認出這是道教大仙圣像。村民虔誠,出錢出力擇福地建仙祠,供奉大仙圣像,祈求無災(zāi)無病,身體安康。
云端之上,浮現(xiàn)兩個虛影,皆作道士打扮。
聲音1:算來不日將有兵災(zāi)火險,祖庭被毀,老道我又堪得一寶地,在神州大地南端以南一小島上,山形似睡獅,借其勢已得其靈,我已托善信另建法壇,法像南遷,以避此無端災(zāi)劫。
聲音2:百姓無辜,仙尊可有妙法庇護……
聲音1:此地民風(fēng)淳樸,與我也有香火情份,為其指點迷津,也是應(yīng)該。
聲音2:仙尊有何法寶?
形貌清矍的老者虛影略一沉吟,目之所及,是一座三進的道觀。
聲音1:殿前祈愿之簽筒,內(nèi)有靈簽百支,集眾人之愿望大成,我已用法力加持,再輔以簽文解說,可助求簽之人拔開眼前迷霧。
聲音2:世人多數(shù)信奉靈簽占卜,心想事成者固然笑口常開,事與愿違又怨天道不公。
聲音2:世人有自欺心理,問卜結(jié)果不及預(yù)期時信喜不信憂,敢問仙尊如何解惑?
聲音1:世事難料,福禍相依,但憑一“心”。
聲音2:世人不信天意重求如何?
聲音1:求簽問卜最重心誠,以首卜為佳,一事不兩問,所求之事與簽文互證,再問已失其靈。
聲音1:紅塵萬丈,各有緣法,笨徒兒莫要自尋煩惱。
清末民初.庚申年.七月十五.子時.帝流漿現(xiàn).山巔……
聲音1:“仙尊,一甲子一遇的帝流漿又現(xiàn),又是萬物修仙的好機緣。”
聲音2:“舊地重游,物是人非?。±系牢移敢凰?,神州大地將迎來一場人間浩劫,我輩修仙道者將萬不存一,身死道消……”
聲音1:“啊,這……”
聲音2:“新晉的這位小友與老道我有三面之緣……”
竹子我是誰?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
聲音1:仙尊,這位……小友,呃……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能渡過仙尊所說的這個劫數(shù)嗎?
聲音2:小友仙緣深厚,塵緣未了,只是靈識未開,老道我當年點化你時,你的根器淺簿,資質(zhì)可以說是愚鈍。
聲音1:是。
聲音2:人間自有大造化,刀兵災(zāi)文字劫之后必是海晏河清之新氣像。
聲音2:此處風(fēng)景甚好,天地靈氣充足,老道我在此享受人間煙火數(shù)十載,甚幸甚幸!
聲音1:仙尊法像南遷后,祖庭就此荒毀,小徒覺得很是可惜。
聲音2:笨徒兒清修多年還是放不下凡塵俗念么,我問你,世間之人皆有所求,求的是什么?
聲音1:徒兒駑鈍……
聲音2:真是個榆木腦袋。
聲音2:最難求得是心安,此處福地與我有緣法,終有一日我會重回此地傳道,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