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歷如何不知道澤芝今日入宮的消息,這本來就是他苦心謀劃的結果。
況且弘歷一早就吩咐王欽派人守著,一旦澤芝入宮,即刻派人來報。
熹貴妃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還在嘮嘮叨叨的介紹著澤芝三人。
甄嬛聽說蘇氏最善調養(yǎng),想來是個宜子嗣的。陳氏是杭州織造的親族,你也不可等閑視之。至于張氏,她的家世雖然平平,可也是江南士族里邊的佼佼者。況且養(yǎng)心殿傳出話來,張氏是張廷玉那個老匹夫的族人。張廷玉位高權重,可卻一直是景仁宮的有利支持者?,F(xiàn)如今能夠拉攏到他,你一定要慎重。
很明顯熹貴妃對于頻頻給自己找茬的張廷玉也很不感冒,但她對于張廷玉的權勢還是很感興趣的。
熹貴妃一向視景仁宮皇后為生死大敵,能夠削減她力量的東西,熹貴妃都感興趣。
況且皇上一向對張廷玉贊譽有加,從登基開始就委以重任,是心腹當中的心腹。
為了弘歷能夠順利登基,熹貴妃當然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熹貴妃的父親當年對張廷玉也是敬佩有加的,從她小時候就嘗嘗聽到父親對張廷玉大人的羨慕嫉妒。
甄遠道是地地道道的科舉出身,是個真真正正的文人,即便有著種種的不足,可他對于文人的天花板張廷玉還是很憧憬的。
可能人就是這樣,越是缺什么就越在意什么,甄遠道自己仕途平平,無奈之下才選擇送女入宮,幸進而加官進爵。
張廷玉不管心里是如何想到,可他終究言行一致,做到了與張夫人的鶼鰈情深。
再加上張廷玉即便是這樣的人設,可他膝下確有四個兒子,而且個個都是人中龍鳳,這就讓人艷羨不已了。
也正因為張廷玉的知行合一,不管皇上看重,就是朝中的大臣也是贊譽有加,所以張廷玉在漢臣當中擁有著不斐的名聲。
這名聲可以說是最無用的東西,可它同樣也是最得用的東西。
熹貴妃即便看張廷玉再不順眼,相較于自己稀爛的名聲,也是無可奈何。,只能等著將來弘歷登基,好好的殺一殺他的威風。
可現(xiàn)如今澤芝入宮,熹貴妃看到了拉攏張廷玉的希望,那些所謂的不爽登時就拋之腦后了。
對于皇家這樣的權力生物,什么愛恨情仇都消磨不了他們對于權力的追逐。
更確切的說浸淫在權勢 中的皇家人,已經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跟權勢交織在了一起。
無論是親情還是愛情,都是如此。
所以皇家才會有這么多的骨肉相殘,夫妻反目,這也是皇家親情難得的根本原因。
不過這些人雖然口中羨慕著感情,可一旦危害到自己的利益,登時就臉色一變,廝殺起來。
所以說甭看人家表面難過,實際上不知道多快活呢。
反正澤芝看來,皇家人之所以那么凄厲,不過是混的不好,混得好的絕對沒有不再出生皇家這樣的感慨。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這是古往今來多少人的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