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箬的病逝對于如懿來說好壞參半,但對于后宮其他的嬪妃來說就是純純的好處多多了,畢竟皇上雖然喜好美色,但因著朝政繁忙,每月進入后宮的日子也是有數(shù)的,刨除每月初一十五不動如山的進入長春宮,目前侍寢日子最多的就是澤芝和阿箬,之后才是憑借著美色上位的金玉妍和憑借著舊情固寵的如懿,剩余的不過是些小答應(yīng)之流,算不上什么有名有姓的人物。
而阿箬留下的空缺可是被很多有心人看在眼里的,在大家的眼里,阿箬的容色雖然不錯,但后宮能歐與之相提并論的那是一抓一大把,不說別的,就單說養(yǎng)心殿伺候皇上的宮女那個個都是數(shù)得上號的美女,況且內(nèi)務(wù)府在每年的小選中還在源源不斷的給紫禁城輸送資質(zhì)不俗的包衣,皇上的艷福那是無人能及的。
再說阿箬自己就是個包衣,還是下五旗的包衣,如今都能夠爬到嬪位,要知道嬪位已經(jīng)算是后宮嬪妃中的上層了,那可是一宮主位,就連潛邸出身的嬪妃除了生育有功,就只有高晞月是憑借著高斌的勞苦功高坐上了貴妃的寶座而如懿憑著出身和跟皇上的青梅竹馬情坐穩(wěn)了嫻妃的位置,偏偏高晞月原本也是包衣出身,這就給了包衣宮女無限的野望,她們或許比不上孝恭仁皇后,但想要復制慧貴妃和慎嬪的道路還是很有希望的。
要知道大清歷來就有重用包衣的習俗,甚至如今前朝的很多大臣都是包衣出身,不說別的,單單是康熙朝大名鼎鼎的曹孫李三家可都是正經(jīng)的包衣出身,高斌在里邊恐怕都是排不上號的,人家努力了幾代人都沒有得到抬旗,而不管是烏雅氏還是高家都不過是出了一個女兒就輕輕松松得成為了正經(jīng)的主子,這讓其他有心抬旗的包衣情何以堪,自然會照貓畫虎一般。
皇上的反應(yīng)也很有意思,許是阿箬算是皇上登基以來離世的第一個高位嬪妃,他雖然看不起阿箬包衣出身的低賤身份,沒有給與什么格外的照顧,但對于宮外的索綽羅氏還是給了不少好處的,至少阿箬的父兄這輩子的榮華還是可以保證的。
澤芝看著后宮蠢蠢欲動的嬪妃和小動作不斷地宮女,暗暗的翻了個白眼,要知道皇上現(xiàn)如今雖然看重美色,但也是十分挑嘴的,加上自己提高了他的審美上限,沒有一星半點的特色,想要伺候勾引皇上還是非常困難的,即便是阿箬,若不是能夠給皇上提供源源不斷的精氣,皇上是真的不會堂而皇之的打如懿的臉面的。
默默看戲的同時,澤芝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包衣世家真是無孔不入,當然她們也很能吃死人飯,享受舊主的遺澤,當年的德妃若不是費盡心機得到貴妃佟佳氏的推薦,還真得不到康熙皇帝的注意力,后來更是舍出去一個兒子才徹底的起勢而歷史上的令妃,若不是由孝賢皇后推薦,也不能輕輕松松的從一個洗腳婢變成乾隆皇帝的嬪妃,不管是當時慧賢皇貴妃還是令妃都是包衣家族針對乾隆特意培養(yǎng)出來的,這也就難怪人家出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