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對于柔則而言,覺羅氏就是她最親的親人,為了覺羅氏,柔則也不敢輕易算計宜修,免得牽連到覺羅氏。
所以這次回娘家,柔則是本著交好的原則來看望宜修的。
可惜,宜修那平淡的表情說明了一切,她不愿意虛偽的跟柔則姐姐妹妹的親熱,只愿意維持表面和平,內(nèi)里疏遠的現(xiàn)狀。
幾番努力之下,柔則只能失望而出,接著怏怏不樂的返回了四阿哥府。
至于澤芝,她望著柔則那仿佛有些佝僂的背影,只是無語的搖了搖頭。
姐妹嫁給一人,對于滿清而言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康熙老爺子后宮就有不少姐妹花。
但這些姐妹花之間的明爭暗斗,澤芝也是非常清楚的,她明白即便柔則嘴上說的多么光鮮亮麗,可是涉及到今后的尊位和榮華富貴,兩人最后都只會成為陌路,相安無事已經(jīng)是最好的幻想了。
誠然,澤芝不會主動算計柔則,但是防備肯定是少不了的。
雖然這個世界的胖橘版雍正極度讓人無語,可是身上仍舊有歷史正版雍正的有些特質(zhì),準確說雖然對女人渣了點,對兒子不做人了點,手段下作了點,但是勤政愛民這一點卻非常的合乎原版。
這也是澤芝愿意嫁給四阿哥的最重要的緣由,因為雍正是歷史公認的滿漢的皇帝。
認真算下來,澤芝可是經(jīng)歷了不少大清世界,康熙,雍正和乾隆都親身經(jīng)歷了。
可是唯有雍正,得到了澤芝金手指的滋潤。
至于康熙和乾隆這兩個超長待機的皇帝,澤芝只會視情況而定,甚至很多時候都會用盡迂回的手段來消耗兩人的壽命。
原因很簡單,無他,康熙和乾隆都是滿人的皇帝,而唯有雍正是滿漢的皇帝。
數(shù)遍華夏大地的各個王朝,權力和財富在唐朝以前,很明顯是集中在皇室和世家手中,而宋朝和明朝才是例外的藏富于民,也就是說宋朝和明朝百姓的幸福感是歷史之最。
至于元朝和大清這兩個來自草原蠻夷建立的王朝,本質(zhì)意義上對于漢人的態(tài)度都是一致的。只不過元朝更加赤裸裸,而大清總結了經(jīng)驗教訓后手段更加迂回罷了。
站在滿人的立場上,澤芝就非常能夠理解當初嘉定三屠的必要性了。
因為當時當時反抗大清的堅定黨就是在這些江南士紳當中,當然了,最重要的是這些江南士紳掌握了前明九成的財富。
唯有將這些士紳殺光,才能震懾那些反抗者,也能將漢人積累了數(shù)百年的財富攬入懷中。
另外,大清康熙年間,江南貪污成風,可是康熙每次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這其中也是有深意的。
要知道能夠被派往江南當官的都是康熙最忠心的奴才,這些人有包衣有滿人。
經(jīng)過他們常年累月,一層層的刮地皮,將漢人手里的財富一點點的匯集到一起,康熙作為皇帝占了大頭,其他的滿人占了小部分。
畢竟想要造反,除了有人,最基礎的就是要有錢。有錢才有人,才有槍,才能夠造反成功。
基于這種心理,康熙在位數(shù)十年間,江南的官員都是百姓和士紳做法都空前一致,那么就是極致的壓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