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胤禛聽完高無庸的稟告,沉默了片刻,才揮一揮手,打發(fā)走了高無庸。
獨自坐在書房中,胤禛面色陰沉,這些天,額娘頻繁召見柔則的緣由,他自然心知肚明,不過是為了通過柔則對自己施壓,讓自己身為長兄,主動矮下身段支持老十四奪嫡罷了。
這在胤禛看來,簡直是癡心妄想,在心痛額娘偏心的同時,他對獨占額娘寵愛的老十四更加的怨懟了。
就老十四那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家世,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大臣敢頂著全家乃至于九族的性命支持老十四奪嫡啊。
再說了,六部所有的權力都把握在他們這些年長的皇子手中,老十四這些個小的連個毛都撈不著,光憑著烏雅氏和老十四后院那幾個妻妾的家族,又能有多大的勢力。
另外,德妃固然通過種種手段,將目所能及的滿族貴女塞到老十四的后院,可是經過皇上刷選之后的秀女,本身也不過是大姓旁支,跟那些位高權重的嫡支雖然沒有出五服,可也關聯不大,想要通過這些秀女來拉攏滿族大姓,那也是難如登天之事。
若是有阿哥誕生,或許還有可能,可是眼下老十四后院就只有嫡福晉完顏氏膝下有兒子,人家憑什么為老十四出生入死呢。
想到兒子,胤禛心中原本對柔則的那點子愧疚也瞬間煙消云散了。
在胤禛看來,這些個皇子嫡福晉也著實是猖狂了些。
成親王府里,排行靠前的小阿哥幾乎死了個徹底,誰都看得出是三福晉下的手。而廉郡王府里,八福晉獨霸著老八,府里至今就只有弘旺這一個生母卑賤的小阿哥,京城里誰不笑話老八氣管炎。最過分的是十二府里,那是生一個死一個,老十二開府這么多年,至今毛都沒有留下來一個。
這在胤禛眼中,全部都是嫡福晉的鍋。
胤禛雖然不認為柔則會走到這一步,可是未雨綢繆一下總是很有必要的。
畢竟他子嗣不豐,這些年只有兩兒一女,偏偏唯一的女兒身體頗為柔弱,日常請醫(yī)問藥從未斷絕過。
胤禛自然想過讓柔則來撫養(yǎng)大格格,畢竟大清的宗室女總是要撫蒙的,而胤禛怎么舍得唯一的女兒遠嫁蒙古。
李靜言出身低微,自身并不能為大格格做什么,可是柔則作為烏拉那拉氏出身的貴女,能夠為大格格提身份,也能在德妃和皇上跟前說上話。
最重要的是,長子弘暉同樣出身烏拉那拉氏,而胤禛至今為止都將弘暉視作自己的繼承人。
可惜,胤禛對著柔則明示暗示多次,柔則始終置若罔聞,這讓胤禛頗為惱火,認定柔則沒有嫡母的慈母之心。
所以他明知道柔則每次入宮都備受磋磨,卻也始終視而不見,左右柔則自己也沒有為自己開口訴說委屈,她自己愿意,胤禛又如何不愿意。
另外,自從圓明園李氏傳來有孕的消息后,胤禛就自覺臉面大失,偏偏礙于皇上,就只能默許李氏平安懷孕。
這在胤禛看來,完全就是老十四的鍋,由此也遷怒到了德妃身上,德妃越是想要的,他越是不愿意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