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人死之后,其魂魄統一會由地府冥差——黑白無常送往鬼門關,判其生前罪業(yè),過鬼門關后便踏上了黃泉路,再行過彼岸、思鄉(xiāng),三途河到達奈何橋,喝了孟婆湯便能重新轉世。
也有執(zhí)念深重,不愿飲湯渡生忘卻前塵的,這類靈魂要么徘徊于奈何橋上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魂飛魄散,要么跳入忘川河中等待千年。進入忘川河的靈魂,不能言語,卻可以看到前世的愛人和其他亡靈一遍又一遍的走過奈何橋,一碗又一碗的喝過孟婆湯,周而復始,循環(huán)不息。
而每個靈魂走過奈何橋后,孟婆都會問其是否要喝孟婆湯,過往靈魂對前生或存眷戀之心,或帶悔恨之意喝了湯就轉世去了,鮮有不愿往生者。
千萬年來,皆是如此。
若說有不同,便唯有那一身素白隨著時間流轉過了三百余年仍徘徊于奈何橋頭不愿飲湯轉生的無名女子罷了。
猶記三百年前,她初至冥府,靈體虛散不成人形,三魂七魄中少了兩魄,不知自己姓甚名誰,所經何如,從哪里來又要往哪里去,任冥府鬼差誰來也不答話,只滿口反復念著“阿瑤”這個名字……
“唉……”
斂眸嘆息一聲,孟婆仍是按例舀了一碗孟婆湯,行至那女子身旁停下,問她:“你可愿喝了孟婆湯,忘卻今世,引魂渡生去?”
女子身形纖瘦,三千青絲隨意披散在身后,一身素衣襯得整個魂體更加蒼白,雖明眸皓耀但并無神采,空洞盯著忘川河卻更像是在透過河面看向過往。無人知她過往。
收回目光,女子轉頭看向孟婆,自她來此,孟婆每日都會端著一碗孟婆湯問她是否要渡生,她的回答三百年來也從未變過。
“我不愿忘記?!?/p>
即便丟失了以往的記憶,她也不知自己到底在等待什么,但心告訴她,喝了孟婆湯,前世種種再與她無關就可以徹底忘記了,而她,不能忘。
仍是意料之中的回答,許是生了惻隱之心,孟婆到底不忍心看她終日滯在忘川最后落得魂飛魄散的結局,難得勸說: “往日之事不可追,你又何必沉迷于過往,正因為忘記了,才是最好的結果?!?/p>
“若無知無為,臨了也不能圓了心中遺憾,再活百世又有什么意思呢?”她輕輕搖頭,似悲惋眾生在世間活不過百年,便是到了壽終正寢之際也難有無憾者。
孟婆道:“世間之事,少有圓滿,你既忘了,便是天意,又何必執(zhí)著?!?/p>
“冥府規(guī)矩繁苛,我猶記冥差不得私自干涉魂靈之事,知曉婆婆是為我好,但我心意已決無可更改,便是最終落得萬劫不復,也不必再勸我?!?/p>
癡兒……
“罷了罷了。”孟婆擺手,知她心意也不再勸,只不愿她有朝一日身殞魂消,便給她指一條稍微不那么艱難的路罷。
“死靈入地府,歷來不愿渡生者只有落得魂飛魄散和與六界隔絕千年等待的結局。你并非凡人之魂,也非地府之靈,雖三百年不滅,但至今日已是強弩之末,還有不到百年你便會被冥幽之氣蠶食殆盡,我不忍看你魂飛魄散,你既然不愿忘記前塵,飲湯渡生,便入忘川吧,可保你千年不滅,卻也要你忍受千年孤寂?!?/p>
入忘川者,與六界隔絕,靈魂千年不滅,帶著前塵記憶,忍受千年孤獨。
“多謝婆婆?!彼⑽⑶ナ┤灰欢Y,那是從一位罹難于鼠瘟的官家小姐那處學來的。
她不怕魂飛魄散,但要等的人還沒來。
行至忘川,決然一躍,與六界相隔于河面。
孟婆轉身,回到奈何橋畔,萬年如一日地舀一碗孟婆湯,問往來不息的靈魂:“你可愿喝了孟婆湯,忘卻今世,引魂渡生去?”
答:“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