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妃一開始還不明白,如懿在她離開咸福宮時所說的那些話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只兩日,她便接到了家里傳來的好消息,除了她的兄長被舉薦入軍中這個消息外,還有另外一個好消息。
皇上不得天心的言論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在京都大街小巷傳開了。
原本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本不該出現(xiàn),可伴隨著皇子一個一個夭折,皇上自從等級以后,不僅沒能保得住自己的公主,連同家國傳承的皇嗣也沒有保住一個。
此等怪事,加之有心人的引導,最終得出的結(jié)論便是:皇上并非是先帝屬意的繼位之人,是故天不佑陛下。
皇帝不得皇天庇佑。
這件事情里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可就太多了!
而對于他們這位皇上而言,最能夠做文章的地方必然是他那上不得臺面的出身,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當今的皇上并非是太后的親兒子,相傳皇上的生母乃是一個宮女。
皇帝自詡高貴,而他也不過是從宮女肚子里爬出來的賤種!
如懿這一招一石二鳥。
她收拾的不僅有他們高高在上,冷血冷情的皇上,還有人老心不死的太后,在這大清朝,三歲的孩童都知道太后與皇上一直在朝堂上互相爭斗,這一波流言蜚語,皇上只會認為是太后從中作梗。
至于太后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皇上決策不力,致使太后遠嫁的女兒被叛軍羞辱。
收到這個消息后,高貴妃心情大悅。
高晞月嫻妃,我從前倒是小瞧你了!
高晞月看來你心頭的恨意不必本宮來得少!既然如此,我們就聯(lián)手將這后宮攪個天翻地覆,雞犬不寧!
確定嫻妃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后,高貴妃對她這個盟友很是滿意,當日用膳時,罕見的多吃了一碗飯,看的茉心特別開心,將娘娘愛吃的飯菜多夾了一份在娘娘碗中。
咸福宮內(nèi)。
原本如懿也能像高貴妃一樣,安安心心,順心如意的用她的晚膳,可惜,皇上非要深更半夜來咸福宮找她。
如懿皇上這是深夜來看海蘭的?
海蘭如今有孕,馬上就要生了,按照老祖宗留下的慣例,皇帝必須對懷有身孕的妃嬪多加照拂。
聽到如懿這么說,皇上眉頭微皺。
愛新覺羅弘歷朕不是來看她的,是來看你的。
愛新覺羅弘歷如懿,從什么時候起,你開始變得對朕處處推諉了?朕不應該是你心中最先要接近的人嗎?
如懿變了。
這個念頭升起,讓皇上覺得很是不適應。
在他看來,如懿一直都應該是那個愛慕他,滿心滿眼都是他的嫻妃才對。
愛新覺羅弘歷如懿,你還在乎朕嗎?
這話讓如懿聽了只想要發(fā)笑。
皇上一口一個如懿,可殊不知,她從來都不叫如懿,她的本名為青櫻,當初,她之所以向太后請愿改名,為的不過是想要在這深宮中茍延殘喘的活下去,如懿二字與她而言,更是一種羞辱,這羞辱讓她時時刻刻銘記,當初太后是如何故意為難她的。
如懿皇上,是今日上朝有人讓你不痛快了嗎?還是說,后宮的事物繁多,讓你心力交瘁?
如懿選擇避開了皇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