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星塵。”
藍忘機話音剛落,魏若初與蕪南的腦中立即涌入一串記憶——
曉星塵,抱山散人之徒。
這位抱山散人是位世外隱道,據(jù)說與溫卯、藍安等人是同一時期出道的修士。那一輩的風(fēng)云人物,如今早已魂消身散,只有抱山散人,傳聞至今仍未隕落。若果真如此,該有好幾百歲了,足見修為了得。當年以溫卯為首,興家族而衰門派,以血緣關(guān)系為紐帶的修仙勢力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但凡稍有名氣的修士,無一不開宗立祖。而這位高人卻選擇了歸隱入山,道號抱山。抱的是哪座山,無人知曉。話說回來,正是因為沒人知道,所以才叫歸隱。若是歸隱了還能輕易找到,那就不叫歸隱了。
這位前輩隱居在不知名的仙山上,時常會悄悄抱一些孤苦無依的孩兒上山收作徒弟。但所有的徒弟都要發(fā)誓:此生唯潛心修道,不得下山,不得入世。否則無論什么理由,從此絕不能再回來。自力更生,紅塵中爬摸滾打,與師門再無關(guān)系。
世人皆道,抱山散人不愧是得道高人,立的這個規(guī)矩實在是極有先見之明。因為數(shù)百年來,她只有三個徒弟出山:延靈道人,藏色散人,曉星塵。三個徒弟,個個不得善終。
曉星塵出山之時年僅十七歲,藍忘機雖然并未與他謀面,卻從旁人口中聽聞過他的風(fēng)采。
那時射日之征結(jié)束沒幾年,夷陵亂葬崗大圍剿更是風(fēng)頭剛過,各大世家橫行,四處招攬人才為己所用。曉星塵心懷救世之念出山,資質(zhì)上佳,又師出高人,初次夜獵,一尾拂塵、一把長劍,只身闖山,拔得頭籌——一戰(zhàn)成名。
眾家見此品貌清明、修為了得的年輕道人,大為心折,紛紛送出邀請。曉星塵卻全部婉言謝絕,明言不愿依附于任何世家,卻和一位至交好友一起,一心要建立一個全新的不重視血緣聯(lián)結(jié)的門派。
此人性若蒲葦,心若磐石,外柔內(nèi)剛,又潔身自好。當時一旦誰有什么棘手或難解之事,頭一個想到的,便是尋求他的幫助,而他也從不推拒,是以風(fēng)評極佳。
櫟陽常氏滅門案,就是在那個時候發(fā)生的。
櫟陽常氏家主常萍某日帶著幾個家人出門夜獵, 半月有余,忽然在途中接到噩耗, 匆忙趕回。悲慟過后, 只查出是被人惡意破除了他家的保護陣,縱入了一批兇殘的惡靈,除此以外,一頭霧水。
原本一個小家族的慘禍是知之者有限的, 但當時情況特殊, 射日之征落幕已久,亂葬崗圍剿剛剛結(jié)束, 形勢表面上勉強算得安定, 突然爆出此事,立即在玄門百家中鬧得沸沸揚揚, 還有不少聳人聽聞之徒傳言是夷陵老祖魏無羨重歸于世的報復(fù), 然而始終沒有證據(jù), 緝兇無門。曉星塵當然不會坐視不理, 當即主動應(yīng)承此事, 為常萍探求真相。一個月后, 終于查出了滅門兇手。
兇手的名字叫做薛洋。
這個薛洋, 年紀比曉星塵還小, 是個不折不扣的少年。然而, 其惡劣之處絕不會因為年紀小就有所收斂。他從十五歲起便是混跡夔州一帶遠近聞名的大流氓, 笑容可掬,手段惡毒, 個性殘忍,夔州人人談薛變色。他年少之時流落街頭,似乎與常萍的父親有過一些嫌隙,叫他記了數(shù)年。出于報復(fù)和一些其他理由,促使他做下了這樁慘案。
曉星塵查清真相之后,橫跨三省捉住了仍在逍遙得意和人打群架的薛洋,趁著蘭陵金氏在其仙府金麟臺舉辦一場清談盛會,各大家族在此論道問法,將他扭送到大庭廣眾之前,闡明始終,要求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