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云煙雖然粗俗愚笨,但到底不是傻子,年側福晉勢大,是嫡福晉以下第一人,如今眼看著她看類型和她相似的自己不慣,費云煙當機立斷向年世蘭示好投靠了她。
倒是林婧茹鬧得府里不安生,沒想到她看著長了張無辜的臉,行事卻全是市儈與算計,害人的事有宜修看著做不了,平時說話做事卻總是膈應人,陰陽怪氣拐彎抹角。
而此時前朝再次發(fā)生了動蕩,太子二次被廢,群臣舉薦八貝勒成為新太子,卻遭到康熙的怒斥,一句"柔奸成性”徹底斷送了八王的青云路。 自此之后九龍奪嫡進入了尾聲,唯二競爭皇位的有力人選就是雍親王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禎,二人皆為德妃之子。德妃在康熙帝后官雖然依舊是四妃之一,但卻已經成為了無冕之主,就是最受寵的宜妃也無法動搖她的地位。
顯然雍親王府后宅的大多數(shù)女人對政治再不了解,也都意識到了,如今是奪嫡的關鍵時期,自家王爺有極大概率登上那個寶座,所以一切風平浪靜,絕對不會被人在后宅這方面抓住把柄。
隨著天一日一日的變冷,空氣中的肅殺之氣越發(fā)濃重,這也讓眾人擔驚受怕。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駕崩,死于暢春園。與此同時,一道傳位于四阿哥胤禛的圣旨跟著發(fā)了出來。
消息傳來那天雍親王的貼太監(jiān)蘇培盛在眾女請安時沖進了主院,哭嚎道:"皇上大薨!”在場的所有人瞬間全部站起來,在場的女人們迅速地拿起手帕開始痛哭,一個個哭的要多傷心又多傷心。好在蘇培盛立刻接上最重要的消息:"王爺承天命,如今已是皇帝了。"眾女都是心中狂喜,面上仍舊做出一副悲痛欲絕的樣子來。
宜修上前主持大局,將眾人先行散去:"諸位妹妹,趕緊回去準備喪服吧。”眾女立刻匆匆各自回了自己院子。
皇帝駕崩,喪儀很是繁瑣?;首?、皇孫行禮丹坪上,公主、福晉等咸集幾筵殿前。王公大臣入乾清門瞻仰梓宮。胤禛立在乾清官外,西鄉(xiāng),大學士奉遺詔自中道出,四爺跪,俟過,還苫次。大學士出乾清門,禮部尚書三拜跪受,馀如故時遺詔。
每天進宮哭靈,而后回雍親王府。如此反復幾天,就是胤禛都有些受不住了,更何況是府中諸女和尚且年幼的孩子,即使他已經提前多安排了下人照顧著,生來體弱的弘晝也還是病了,耿氏如今可是真心實意地哭出來了。
登基大典過后,前朝的冊封圣旨也隨之而來。
胤禛的其他兄弟需要避諱,名字全都需要改,十三阿哥允祥最受皇帝偏寵,其次是十六阿哥允祿,而他對一母同胞卻最讓他厭惡的十四阿哥卻頗為嚴苛。
冊封新帝后宮的圣旨還沒有下,因為先帝后宮的那些嬪妃還沒有搬走呢,先帝的女人實在是太多,壽康宮、永壽宮根本裝不下,只能先讓一部分遷去行官養(yǎng)老。等到前朝后官都忙活的差不多了,胤禛才騰出時間冊封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