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聽到我的話,連忙說道:
婆婆年前,三個孩子沒有回去,我對他們說,睡一覺,媽媽明天就回來了。他們就不哭了。孩子還是要家教。
婆婆這一番話,說得我無言以對。好像是在教育我,孩子要懂得教。
我不做聲,站在門口,交叉雙腳靠著墻??粗饷?,仕全低頭看手機,仕生對他說:
叔叔做事不要著急,慢慢來
他嬸嬸站在仕生旁邊。
這時,阿婆走到他嬸嬸面前苦口婆心地說:
“去女兒生一個來,真的,阿婆跟你說的沒錯,女兒更懂疼父母……”
他嬸嬸笑著,只說一句:“沒人帶”
我突然興起,大聲道:
主角我才是一個人帶三個孩子,你仕生會幫忙帶
她聽到我開口,轉(zhuǎn)頭瞥向我:
嬸嬸爸爸媽媽會幫你帶!仕生早上四點起來,晚上七點就睡覺了。
主角那是小時候
她這么說,言外之意,公公婆婆不會幫她帶孩子。我回頭看婆婆在聽,不再回話。
確實是,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非常辛苦和煩惱。
仕生低頭不吭聲,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婆婆聽了我們的兩句對話,似乎已經(jīng)聽出我倆各自心中持有的意見。
婆婆一副無奈的樣子,她已經(jīng)是個病秧子。
大年初一就喊著要去醫(yī)院。
晚上的飯桌上,我給三個孩子各乘了一口飯??墒撬麄兌疾幌氤裕^年會吃糖果零食,他們更不想吃飯了。
我匆匆忙忙扒了幾口飯就下桌,以免又有口舌。
自從生了雙胞胎,因為孩子問題帶來的矛盾,使我和他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不再那么輕松了。
仕全作為一個中間者,已經(jīng)不再參與調(diào)解的作用,而是把我直接推給他們。
讓我覺得尷尬生分。
相反,他弟弟仕生不但參與其中,還插手管起我的家庭,我的孩子。
大年初二,我穿上他廣東的姐姐送給我的那件黑色毛呢大衣,腰間綁帶,今年很流行。等我們回到老家已經(jīng)將近十一點,他們都已經(jīng)坐在飯桌上。
我怯生生地抱起女兒坐在桌椅子上,剛低頭沒吃幾口飯,仕生就開口了:
叔叔嫂子,米飯要珍惜,一粒一粒都要吃進去。我昨天看你裝了幾碗飯給他們都沒吃。孩子不吃的飯就應(yīng)該大人吃,農(nóng)民伯伯種田是最辛苦的。
主角我只盛了一口
他接著說:
叔叔手機不要給孩子那樣看。孩子不教好,是父母的責(zé)任。
主角有時候我自己一個人都沒有辦法,孩子要父母兩個人教,不是把責(zé)任推給我一個人!
聽了他的一番說教,我滿肚子氣,說到最后一句話我的聲音都在顫抖。
公公抬頭看了我一眼。
叔叔孩子要父母兩個人教沒錯
我已經(jīng)生氣了。仕生走到我身后再安撫這一句,已經(jīng)無濟于事了。
哪有做叔叔的這么管嫂子?跟公公如出一轍。要說也應(yīng)該是仕全說,有時候他說我的話,我也不樂意聽。
婆婆走到我跟前,我連忙轉(zhuǎn)過頭對她說:
主角這件衣服是蓮姐買的。
婆婆誰買的?
婆婆沒有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