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正準備上朝,已是六十高齡的楊淑妃icon慌慌張張跑到宮中,跪求李治,饒恕李恪一命。李治看到這個庶母,心中很是厭惡:李恪謀逆,罪不容誅,朕賜死他已是天恩了,你還是快回去吧。楊氏聽完,當(dāng)場昏厥。
這位楊淑妃是李世民icon的嬪妃,按輩分算是李治的庶母,那么,為什么面對這位母親,李治一點情面都不講,甚至惡語相向呢?其實,這里面隱藏著很多問題。
楊氏,她的身份就非常不一般,她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楊廣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其中的大女兒就是這位楊氏。楊氏雖然不是蕭皇后icon所生,但是蕭皇后從小就把這個孩子帶到身邊養(yǎng)育,悉心教養(yǎng)。也正是在母親的培養(yǎng)之下,楊氏長大之后落落大方,很是穩(wěn)重。
當(dāng)時,楊廣喜歡旅游,經(jīng)常是全國各地到處走,而很多皇室子侄,都很不喜歡離開長安,去別的地方,所以楊廣每次動員家里人都是很頭疼的。但是大公主的出現(xiàn)就改變了很多,楊氏和他父親一樣,喜歡探險,喜歡外出,有了這位公主的帶頭作用,很多皇室成員也慢慢愛上了外出的感覺,跟著楊廣一起去西北,看大漠風(fēng)沙,游江南,看揚州美景。
而且,長大之后,楊廣夫妻二人給女兒選夫家也是費了一番心思的。作為皇家貴女,楊氏自然不會嫁給平常百姓了,所以,夫妻二人看重了李淵icon的兒子。因為李淵的母親和楊廣的母親是親姐妹,所以倆人屬于表兄弟關(guān)系。李家和楊家也已經(jīng)互相通婚,很長時間了。而在這些兒子中,楊廣看重了二兒子李世民,李世民性格穩(wěn)重,眉眼之間自有英氣,所以選這個人做自己的女婿,夫妻二人都很滿意。
事實證明,倆人眼光不錯,李世民不僅有英氣,更有帝王之氣,就在后來的隋唐更迭的時候,更是屢立大功,接著通過玄武門之變icon坐上了皇帝寶座。而楊氏,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皇妃。不過,楊氏雖然是隋煬帝的女兒,和李世民應(yīng)該有些猜忌,但事實上完全沒有,夫妻二人感情很好,楊氏曾經(jīng)不止一次的對李世民說道:我父親罔顧法度,實在不是仁主風(fēng)范,大丈夫應(yīng)該心懷天下,就像陛下一樣。
而李世民,也很感念楊氏的賢惠識大體,于是把她冊封為楊淑妃。在唐代,皇后是后宮第一人,下面就是四妃,依次是貴妃,淑妃icon,賢妃,德妃。而貴妃,因為位置太敏感,所以基本不設(shè)立,唐玄宗icon時期,楊玉環(huán)就做過楊貴妃,那就可以說是位同皇后了。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有皇后就不設(shè)立貴妃,淑妃就是后宮第二位。
所以,現(xiàn)在楊氏能做到淑妃的位置,明顯就是唐太宗對她的尊敬和喜歡,而楊氏,不僅得到了太宗的喜歡和敬重,她的肚子也很爭氣,她連著給李世民生了兩個孩子,分別是皇三子李恪和皇六子李愔,尤其是皇三子李恪,從小就非常懂事,長大之后,也是端莊英武,很有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