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時,康熙留在了永壽宮,當他看到宮人承上來的菜時感嘆道。
康熙如今災情嚴重,宮中的一切花銷用度都減了,這段時間,委屈你了。
顧瀟瀟搖了搖頭。
瀟瀟比起外面挨餓受凍的百姓,臣妾這已經(jīng)很好了。
康熙想起她被自己遺忘的那兩年,她的家人不再資助她時她吃的那些東西,心疼地握著她的手。
康熙如今雖有瀟瀟帶頭捐贈,不少后宮中和前朝宮員都效仿,但也只是杯水車薪,所以只能再委屈你了,等災情過后,朕保證,不會再讓瀟瀟受委屈,定會護著瀟瀟。
顧瀟瀟想了著現(xiàn)代的情況,但向康熙建議道。
瀟瀟萬歲爺,既然如此,您何不讓這京城的那些富商們來捐贈呢?
康熙一聽,皺起了眉頭。
康熙商人重利,讓他們捐贈,談何容易?
士農(nóng)工商,康熙是封建時代的皇帝,當然也是看不起商人的,但他也不能否認,商人,是這天下最富有的群體。
瀟瀟臣妾有辦法讓他們自愿捐贈,而且是爭搶著捐贈。
康熙好奇心一下子被她勾了起來,認真地聽她說。
其實顧瀟瀟的辦法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很簡單,商人嘛,有錢,但地位低下的他們最注重的是什么,名聲。
清朝的商人雖然可以參加科舉,但是身為商人的他們或者后人在身份上都比他們低了一等,若是能在皇家這博得一個好名聲,那對于他們或者后人的仕途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顧瀟瀟的建議便是立一個功德牌在城門處,上面記錄此次捐獻的商人姓名和所捐贈的金額,按數(shù)量多少排列,功德牌有效時間為二十年,這二十年,功德牌上的名字都會為世人大所知曉。
而且這個功德牌是以康熙的名義設(shè)立,為感謝京城商人忠心愛國、心懷天下之情。
如此名聲,有哪個商人不為之心動呢?
康熙聽完這個建議,便覺得可行,若是能得到京城富商們的大力資助,解決這次雪災,那讓他立多少個牌子都無所謂。
晚上,康熙什么也沒做,只是抱著顧瀟瀟睡了一覺。
并非康熙不想做什么,只是這些時日他太過勞累,加上下午又抱著顧瀟瀟運動了一番,到了晚上便有些累。
平日他睡覺并不喜歡抱著人睡,但顧瀟瀟身有體香,讓他覺得舒適,則她身子柔軟,抱著也舒服,故而康熙破了例,抱著顧瀟瀟與她同一張被子睡了一晚。
隔天一大早,康熙一回乾清宮便立即下旨,號召京城富商捐贈,但召了兩名正好留在京中的皇商進宮,讓他們將消息傳出去。
很快,捐獻能上功德牌的消息在京城富商中傳開了,不少富商帶著錢上京兆府尹去報名,將錢上升則留下了自己名字。
有不少商人都暗中打聽其他人所捐的款項是多少,都不愿屈居于人下,因為這功德牌上的名字是按多少排列的,捐的最多的,當然是排在第一位。
而且,康熙還在圣旨上說了,捐得最多的前三位,將得到康熙親筆御寫的牌匾。
康熙的親筆,誰不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