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卷七十六·列傳第一》
貞順皇后武氏,恒定王攸止女,幼入宮。帝即位,寢得幸。時王皇后廢,故進冊惠妃,其禮秩比皇后。
初,帝在潞州別駕,趙麗妃以倡幸,有容止,善歌舞。開元初,父兄皆美官。及妃進,麗妃恩亦弛,以十四年卒,謚曰和。生太子瑛。而皇甫德儀生鄂王,劉才人生光王,皆籓邸之舊,后愛薄,而妃乃專寵。封所生母楊鄭國夫人,弟忠國子祭酒,信秘書監(jiān)。將遂立皇后,御史潘好禮上疏曰:“《禮》,父母仇,不共天?!洞呵铩?,子不復仇,不子也。陛下欲以武氏為后,何以見天下士!妃再從叔三思也,從父延秀也,皆干紀亂常,天下共疾。夫惡木垂廕,志士不息;盜泉飛溢,廉夫不飲。匹夫匹婦尚相擇,況天子乎?愿慎選華族,稱神祇之心。《春秋》:宋人夏父之會,無以妾為夫人;齊桓公誓葵丘曰:‘無以妾為妻?!耸ト嗣鞯帐?。分定,則窺競之心息矣。今人間咸言右丞相張說欲取立后功圖復相,今太子非惠妃所生,而妃有子,若一儷宸極,則儲位將不安。古人所以諫其漸者,有以也!”遂不果立。
妃生子必秀嶷,凡二王、一主,皆不育。及生壽王,帝命寧王養(yǎng)外邸。又生盛王、咸宜太華二公主。后李林甫以壽王母愛,希妃意陷太子、鄂光二王,皆廢死。會妃薨,年四十馀,贈皇后及謚,葬敬陵。
《全唐文·卷二十四·贈武惠妃貞順皇后制》
存有懿范,沒有寵章,豈獨被於朝班,故乃亞於施政。可以垂裕,斯為通典。故惠妃武氏,少而婉順,長而賢明,行合禮經(jīng),言應圖史。承戚里之華胄,昇后庭之峻秩,貴而不恃,謙而益光。以道飭躬,以和逮下。四德粲其兼?zhèn)?,六宮咨而是則。法度在已,靡資珩珮,躬儉化人,率先絺绤。夙有奇表,將國正位,前后固讓,辭而不受,奄至淪歿,載深感悼。遂使玉衣之慶,不及於生前;象服之榮,徒增於身后,可贈貞順皇后。宜令所司,擇日冊命。
《全唐文·卷三百五·貞順皇后哀冊文》
維開元二十五年歲次丁丑十二月庚子朔七日丙午, [4] 惠妃武氏薨於興慶宮之前院,移殯春宮麗正殿之西階?;浺钊?,乃命有司持節(jié)冊,謚曰貞順皇后,以旌德飾終也。洎明年春二月己亥朔二十二日,將遷座於敬陵,禮也。啟攢涂於春禁,候重門於初旭,轉(zhuǎn)靈衛(wèi)於金根,緬哀懷於上國。亦既有命,銘於貞王。其詞曰:《風》之始者,關(guān)雎備內(nèi)。職選才淑,政兼翊戴。化錫丕祉,繁華鍾美。我天后之從孫,周桓王之季子。於渭之?,重開戚里。千鸞飛翔,萬玉鏘鏘。自婕妤而三命,乃率先於雁行。出言有章,彤管有光。孝慈之心,諒自天啟。鞠育孫幼,恩流愷悌。七子既均,六宮有禮。貴主三分於外館,賢王兩辟於朱邸。彼陰教兮惟微,承日月之光輝。輔圣人之至德,故動用而無違。驪谷湯泉,天行暮律。屬車之內(nèi),陪游之日。孰謂蕩邪,茲焉遇疾。(闕)焚香山,以邀元吉。卻屆重城,彌留永畢。思勿藥之有喜,痛還年之無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