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0年(唐朝景云元年)八月,楊氏已入當(dāng)時的皇太子李隆基的東宮,封為良媛。當(dāng)時太平公主掌權(quán),對皇太子李隆基很是猜忌,而東宮中又有許多太平公主的眼線,使的東宮中人心惶惶。
當(dāng)時楊良媛懷孕數(shù)月,太子李隆基畏懼太平公主的威勢,于是密謀張說要將此胎墮去。之后李隆基在親自煎藥時,夢見神人覆鼎,李隆基醒后告知張說,張說贊為吉夢:「天命也」(其實(shí)是出于善意想護(hù)住楊良媛肚子中的胎兒),
景云二年(711年)1月,得以在東宮平安產(chǎn)子,也就是之后的肅宗李亨。
當(dāng)時的太子妃王氏無子,楊良媛為求自保,于是將李亨交由太子妃撫養(yǎng)。李隆基即位為唐玄宗以后,封楊良媛為貴嬪。
開元年間,李亨被封為忠王,之后楊貴嬪生下了寧親公主(后來的齊國公主),而當(dāng)年張說因?yàn)榻鈮舻墓?,唐玄宗特將寧親公主嫁給張說之子張垍。
公元729年(開元十七年),楊貴嬪因病逝世,葬細(xì)柳原。
公元736年(開元二十四年),忠王李亨成為皇太子。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fā)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向北靈武逃去、玄宗則向南成都而去,同年七月,李亨于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改元至德。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五月,仍在成都被遙尊為太上皇的玄宗,命肅宗已即天子位,應(yīng)當(dāng)尊封生母楊貴嬪,于是楊貴嬪被追謚為元獻(xiàn)皇后。
公元763年(寶應(yīng)二年)正月,元獻(xiàn)皇后楊氏的棺槨被遷出,與玄宗合葬泰陵。
親屬成員
楊氏與武則天之母為同族,楊氏的曾祖楊緘是武則天的親二舅。
高祖:楊達(dá),又稱為楊士達(dá),隋朝納言,贈太尉、鄭王,武則天外祖父。
叔高祖:楊士貴,楊達(dá)之弟。
曾祖:楊緘,隋朝符璽郎,贈靈州刺史。
祖父:楊全節(jié),太子左內(nèi)率,贈魏州刺史。
父親:楊知慶,左千牛將軍,贈太尉、鄭國公。
姐妹:
楊無量壽,嫁給江王李元祥之子、廣平郡公李炅。
節(jié)憨太子妃楊氏,嫁給唐中宗之子、節(jié)憨太子李重俊。
丈夫:唐玄宗李隆基
兒子:唐肅宗李亨
女兒:寧親公主
史料記載編輯 播報(bào)
《新唐書·列傳·卷一》:玄宗元獻(xiàn)皇后楊氏,華州華陰人。曾祖士達(dá),為隋納言。天授中,以武后母黨, 追封士達(dá)為鄭王,父知慶太尉。
帝在東宮,后以景云初入宮為良媛。時太平公主忌帝,而宮中左右持兩端,纖 悉必聞。媛方娠,帝不自安,密語侍讀張說曰:“用事者不欲吾多子,奈何?”命 說挾劑以入,帝於曲室自煮之。夢若有介而戈者環(huán)鼎三,而三煮盡覆。以告說,說 曰:“天命也!”乃止。生男,是為肅宗。
帝即位,為貴嬪。其姊,節(jié)愍太子妃也。初,肅宗生,卜云:“不宜養(yǎng)?!蹦?命王皇后舉之。后無子,撫肅宗如所生。后又生寧親公主,乃薨。說以舊恩,故子 自得尚寧親。肅宗即位,至德二載,太上皇自蜀誥有司“其議尊稱”,遂上冊謚。 寶應(yīng)末,祔泰陵。 [1]